四川法制網
        法治文化研究會

        “再生稻+鴨管家” 一田三收走出致富新“稻”路

        來源:瀘州市龍馬潭區特興街道 作者:楊尚威 代華風 發布時間:2024-10-24 11:32:07

        今年來,瀘州市龍馬潭區特興街道聚焦鄉村生態資源,積極推廣種養復合、生態型的“稻鴨共生”產業發展新模式,以田養鴨、以鴨護稻,在提升土地利用率的同時,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打造增收致富新途徑,走出一條鄉村振興新“稻”路,實現了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贏。

        1729740760271.png

        “嘎嘎嘎……”金秋十月的龍馬潭區特興街道羅沙村高標準農田內,稻浪翻涌間此起彼伏的鴨叫聲連綿不斷。放眼望去,再生稻長勢喜人,稻穗低垂,而一只只憨態可掬的鴨子在稻田內四處覓食,成為了這里的“鴨管家”。

        “羅沙貢米是特興的標志產品,頭茬稻畝產量一般在400到600斤,它的再生稻產量在畝產150斤左右,按照5塊一斤的市場價,只靠賣米每畝地都有差不多950塊的收入?!饼堮R潭區特興街道安民村股份經濟合作聯合社技術負責人胡勇介紹,“而且今年我們采取稻鴨共生的模式,在頭茬稻收割后往每畝稻田內投放15只麻鴨用作稻田管理,除草效果非常好,田里的雜草、田螺等都被鴨子清理得非常干凈?!?/span>

        總結今年稻田養鴨的經驗,胡勇介紹到,通過觀察發現,稻田鴨除草、除蟲效果明顯,在整個生產過程中不用噴施農藥,同時鴨子在田里活動,起到了活水肥田的效果,對水稻生長很有幫助,也保障了水稻品質。

        1729740784935.png

        利用稻鴨共養提升土地利用率的同時,特興街道還結合產業發展實際,探索實施“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業龍頭企業+鄉賢+農戶”的利益聯結機制,鼓勵農戶從事特色種養殖或在村集體務工的方式,讓農戶輕松獲利,實現家門口就業。

        羅沙村的脫貧戶王智民被聘為村集體經濟的鴨倌,每天的工作就是在稻田內趕鴨子、喂鴨子。據他介紹,往年在自家水稻收完后的農閑時間他都是在城里打零工,但現在年齡大了,一時也找不到合適的工作,于是村里的合作社就讓他來稻田基地內放鴨子,這樣他在家門口實現了就業,方便照顧家庭。

        “我們今年在稻田內放養了3000只麻鴨,通過設置公益性崗位讓羅沙村、安民村的幾名脫貧戶在基地內務工,在再生稻生長和鴨子出欄前的這段農閑時間賺取收益,既方便了脫貧戶也為基地解決了日常管理的問題?!焙陆榻B到,“從目前的試點效果來看,這個模式還是得到了村民的認可,等鴨子全部出欄后,村民還能再得到一筆分紅!”

         

        1729740835136.png

        “稻鴨共生”生態循環種養模式,是將鴨子養殖和水稻種植相結合,形成一種互惠共生的生態系統。“這種種養模式既養出了‘生態鴨’,還種出了‘生態米’,實現‘一田兩用、一地三收’,達到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贏的目的,有效促進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助力共同富裕?!饼堮R潭區農業農村局農業技術推廣研究員徐超介紹到,“龍馬潭區在‘稻鴨共生’這種模式下具有種養基地、氣候、水資源等優勢。利用頭茬水稻收割后、再生稻成熟到次年整田之前的農閑時間利用稻田開展蓄水冬養,既豐富和拓展了綜合種養模式,也優化了農村的產業布局,進一步提高土地資源利用效率,同時冬季也是鴨子的銷售旺季,農戶的收入也會得到有效增加?!?/span>

        2024年,龍馬潭區特興街道“稻鴨共生”養殖基地稻谷收成8萬公斤、產值40余萬元,預計出欄稻田鴨2500余只、收益15 萬余元。

        責任編輯:楊雪嬌

        新聞總署國登2012-F00075847號· 知識產權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連續出版物刊號 川KXO1-093 · 互聯網信息服務許可證 川B2-20191090 ·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川網文【2019】5415-440號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許可證 川字第00217號

        出版物許可證 新出發字第510105010299號 · 川文旅審函【2019】886號 · 川新廣審批準字【2017】335號 · 川法學文研批字【2015】012號 · 川法文批字【2019】009號 · 川新廣批函字【2016】30號

        國家商標局受理第23862702號 · 網絡安全資格認證第23955號 · 省法治文化研究會融媒體中心負責技術、維護和管理

        蜀ICP備18021130號-2 川公網安備 51010402001487號

        本網站(非新聞類)刊發信息不代表主辦單位和本網之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本網刪改·法律顧問:省法治文化研究會專家委(何艷律師)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會 四 川 法 制 網版權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cszw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電腦版 | 移動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兰西县| 明光市| 勐海县| 定结县| 大埔县| 吉安县| 精河县| 化州市| 左权县| 茌平县| 甘洛县| 永宁县| 磐安县| 石城县| 宁阳县| 麻城市| 仁寿县| 乐山市| 弥勒县| 博白县| 北碚区| 临沂市| 沂源县| 石楼县| 台东市| 海南省| 盐山县| 涞水县| 桂平市| 化德县| 连州市| 滦南县| 汶川县| 西藏| 黄山市| 冕宁县| 潼关县| 军事| 高碑店市| 潍坊市| 秭归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