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時節,走進四川省眉山市東坡區多悅鎮,一片片翠綠的柑橘林映入眼簾,清新可愛的IP形象點綴其間,處處洋溢著勃勃生機。
近年來,多悅鎮堅持因地制宜,積極探索鄉村全面振興的發展路徑,通過壯大集體經濟、激活數字治理、培育本土IP等多維度創新舉措,譜寫了一曲鄉村發展的新篇章。
壯大集體經濟 筑牢發展基石
“2023年,多悅鎮村級集體經濟總收益達491萬元,村均44.6萬元,所有村全面超過15萬元。其中2個村突破100萬元?!痹?024年眉山市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工作調度會上,多悅鎮作為唯一進行典型發言的鄉鎮,收獲了與會人員的廣泛好評。
然而,這些成績背后,是多悅鎮面對各村經濟差異顯著、發展不平衡的問題,聚焦短板、尋求突破、勇于創新的結果。
“要使火車跑得快,必須有一個強大的引擎引領。”多悅鎮黨委書記黃立林談到,為了帶動村集體經濟均衡發展,鎮上精心選派5名第一書記及10名工作隊員深入基層,選拔24名村級后備干部至集體經濟組織實踐鍛煉,并聘請6位返鄉創業者擔任“職業經理人”,入村帶頭發展。
很快,各村依據自身特色開展多樣化經營,形成百花齊放的發展格局。
林埂村專注于農資銷售和農技服務;海珠村致力于為養殖專業合作社提供全面的支持;正山口村打造了集居間服務平臺、道德超市和助老餐廳于一體的綜合服務體系;而東風村則依托“黃花風鈴園”項目,探索農旅融合發展新模式……
激活數字治理 共繪共治藍圖
在探索數字化治理的道路上,多悅鎮同樣走在前列。
正山口村作為該鎮的“尖子生”,通過與中國移動合作,在“和慧村”小程序上建立了專屬的數字化平臺,提供農技課堂、隨手拍、積分管理等多項服務,平臺上線一個月便吸引了1200余名村民注冊使用。
為了將數字平臺與鄉村治理緊密結合,正山口村制定了《鄉村治理積分管理實施方案(試行)》,涵蓋愛國守法、共建共治、產業發展等多個方面,村民通過線上“隨手拍”上報問題、參與線下公益活動等方式獲得積分,積分累積情況直接與村級集體經濟分紅比例掛鉤。
“這個平臺很好!不僅可以了解村上更多信息,辦事更方便,還可以一起參與到村子建設中,將來享受村集體經濟分紅。”村民周麗芬贊不絕口。
本土IP賦能 助推產業發展
“大家好,這是我們多悅鎮的柑橘品牌‘橘多悅’……”在“雙十一”購物節期間,來自多悅鎮的“千億快遞女孩”張富熔通過直播帶貨的方式大力推廣“橘多悅”,短短三天便售出6000多斤柑橘,為村民們拓寬了銷售渠道。
在推動產業發展的過程中,多悅鎮深諳本土資源的潛力,精心打造培育本土IP。近年來,通過“IP+產業”模式,以注冊商標、設計包裝、開發文創產品等舉措打造了一系列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農產品品牌。其中,“橘多悅”作為核心品牌,已形成一定的市場號召力。“酒多悅”“飯多悅”“肉多悅”“魚多悅”等系列品牌也相繼嶄露頭角,成為多悅鎮鄉村振興的中堅力量。
此外,多悅鎮還編撰了《百里多悅豫》文旅畫冊、制發了上萬張“飯多悅”美食卡、開發了十余款文創產品,成功打造“悅伴灣?共享菜園”。一系列舉措不僅豐富了鄉村文化內涵與體驗深度,更為鄉村振興注入了全新活力。
在創新的強勁驅動下,多悅鎮正緩緩演繹著一曲別開生面的鄉村全面振興新樂章。集體經濟已結出累累碩果,數字治理不再是遙不可及的藍圖,本土IP的打造也從虛幻概念轉變為了強有力的賦能,多維發力嵌入多悅鎮的發展脈絡之中,成為推動鄉村全面振興的強大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