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內江市中區高標準建設現代農業園區,充分利用科學技術發展智慧農業、綠色農業,將智能氣象站、遠程數據采集、智能傳感器等技術應用于農業生產,推動農業現代化、智能化發展,助推現代農業園區建設跑出加速度。目前市中區已成功創建市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區2個、區級園區6個,今年擬爭創省級現代農業園區1個、市級園區2個、區級園區6個。
助推柑橘產業園區提檔升級。采取“政府+業主+基地”的建設模式,在市中區朝陽鎮園山村和全安鎮洪壩村柑橘園區建設智慧農業大數據綜合服務平臺,利用智能球機攝像機、氣象站、土壤溫濕度傳感器等科技設備,實時監控柑橘生長情況,實現了柑橘生產過程的可視化、智能化、遠程化,為柑橘生產提供科學、可靠、統一的管理,大大提高園區內柑橘生產質量,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目前園區內智慧農業項目覆蓋柑橘面積600余畝,畝產量提高10%以上。
助推種養循環園區規模發展。引進恒通、圓溜溜等龍頭企業在園區內建設規模化、標準化養殖豬場,圈舍采用全封閉管理,配置自動化水簾、風機、可視化監控、自動化飼喂系統、全漏縫地板、自動刮糞機等設施設備,全面實現自動化管理,大力推進22萬頭生豬任務,為生豬穩產保供奠定基礎。目前已在園區內建設30個標準化養殖單元,預計出欄生豬數72000頭。
助推特色水產園區高質量發展。出臺《推動特色水產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等6項專項政策,引進四川漁米坊農業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采用玻璃鋼養殖系統,配套建設增氧、殺菌、尾水治理等智能漁業設施,年可產出約1000萬尾優質名特優魚苗,年產值達1100萬元,助力永安鎮元壩村水產良種場項目建成,建成后將是全省最大的現代化設施漁業苗種繁育基地。目前該區已成功申報2020年省級現代農業園區水產培育項目,獲得省級財政補助資金1000萬元。(鐘 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