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蘭,又名望春,象征著人們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尋。四川省漢王山監獄職工郭玉蘭就如其名字一般,在扶貧路上描摹著黃泥村日漸繁榮興旺的美好圖景,一路花開,一路余香。
真心助力脫貧
郭玉蘭1993年參加工作,身為中共黨員的她曾先后獲得“三八紅旗手”、“優秀工人”、“先進生產者”、“優秀共產黨員”、“十佳工人”等多項獎勵。2018年7月,根據宜賓市委市政府扶貧工作要求和監獄安排,她參加了宜賓市高縣文江鎮黃泥村駐村扶貧工作,成為了駐村扶貧工作隊的一員。
兩年多來,郭玉蘭風雨無阻走村入戶,深入了解貧困戶的家庭情況,把每家每戶的人口數、土地面積、家庭收入、致貧原因等一一寫在紙上,記在心里。
一次次的走訪中,她總是笑容和煦,以誠相待,村民的態度從一開始的敷衍、回避到如今的接納、信任。
關于這些轉變,郭玉蘭總會想起一件不太起眼的小事。那時她剛到黃泥村不久,有一天,村里有個住處很偏遠的留守老人專門請人帶信給她,說家里的電視機壞了好久了,希望能去幫忙看一下。郭玉蘭和第一書記走了很久的山路去到老人家中,結果發現只是電視機接線口松動了,平常本就喜歡搗鼓機械電器的郭玉蘭輕松地處理了問題。老人重新看上了電視,高興不已,還拿出家里的花生熱情招待他們。
事情雖小,但郭玉蘭明顯感受到自己從扶貧辦走到老人家中的同時也走進了老人心里。事情一傳十,十傳百,大家都知道駐村扶貧工作隊新來的“郭四姐”是個人美心善干實事的人,大小事都會找她幫忙,也愿意向她敞開心扉了。
用心嚴防返貧
2020年是脫貧攻堅的決勝收官之年,鞏固脫貧成果、防止返貧致貧成為了新的重要任務,但年初新冠肺炎疫情來襲,這個任務陡然加劇。
作為黃泥村疫情防控“黨員先鋒服務隊”的一員,郭玉蘭每天挨家挨戶走訪排查武漢、深圳、溫州等務工返鄉人員,仔細了解他們從哪回來、乘坐了什么交通工具、具體是哪趟班次等。
她還要協助村干部在在村口疫情防控勸導點“逢車必檢”“逢人必查”,嚴防疫情輸入。早已深入群眾內部,和村民“打成一片”的郭玉蘭總能掌握一手準確信息,并不厭其煩地宣傳疫情防控政策、自我防護知識等,還常常深入田間地頭叮囑村民戴口罩、不串門、不聚集。
雖然是宜賓本地人,但郭玉蘭奔忙在疫情防控一線一干就是兩個多月,一次家都沒回過,更別提照顧家中的老人和孩子了。
春耕時節,黃泥村在保證各項疫情防控措施落地落實的前提下,集中精力加快推進脫貧攻堅,力圖把耽誤的時間搶回來、把造成的損失補回來。但此時鎮上幾乎所有門店都關門閉戶,村民購買農具、種子、肥料等成了一個老大難的問題。于是,郭玉蘭和其他隊員一起,去到鄉鎮府與之溝通協商,聯系到幾家種子、肥料門市,為村民購買了春耕用具。事后,隊員們還相互調侃,說自己是疫情里的最強“帶貨員”。
走心才感人間值得
扶助黃泥村兩年多,眼看就到脫貧攻堅收官之戰了,自己也臨近退休,談起這兩年的生活,郭玉蘭說:“剛來的時候走在崎嶇的山路上總是心驚膽戰,現在我也是個能自己開車上下山的'老司機'了。看著黃泥村越來越好,我覺得所做的一切都值得了。退休前能有這樣的經歷和體驗,是我人生最寶貴的一筆財富。”電話那頭,她的語調上揚,笑聲也極具感染力,讓人仿佛看見了黃泥村里給人帶來無限希望的滿樹花開的玉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