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間,內江市中區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總方針,著力優化產業結構,加快構建現代農業園區,加大特色產業發展力度,在提升特色農業產業化、標準化、規模化、現代化水平工作中取得實效。近日,在位于朝陽鎮的市中區高標準柑橘農業園區看到,成片的柑橘樹映入眼簾,春見、愛媛等“明星”柑橘應有盡有。這片大規模的柑橘種植地是朝陽鎮現代農業園區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朝陽鎮聚焦“農業多貢獻”要求和柑橘特色小鎮定位,搶抓市中區“兩條產業環線”的發展契機,深入推進現代農業園區建設,截至目前,園區規模達到1萬畝,其中包括柑橘種植、特色水產、中藥材、雷竹和黑豬養殖場,累計建成特色產業基地21個,輻射帶動4000余戶農戶。
朝陽鎮副鎮長簡章介紹,“今年,我們產業園區的產值能達到3.5億元,能提供1200個就業崗位,每年發放工資1800多萬元。”在外務工多年的村民吳健康在得知家鄉大力發展農業后,他毅然返回家鄉,在園區找到一份工作。“以前我在外面打工,現在回家在果園當管理人員。每年的收入有4萬元,在家鄉工作,能夠照看老人和孩子。”吳健康說。
朝陽鎮現代農業園區建設發展是市中區“十三五”成績單上的一部分。截至今年10月,市中區累計發展優質柑橘(檸檬)4.16萬畝、特色水產1.2萬畝、甘蔗0.14萬畝,建成“內江黑豬”養殖單元78個;累計發展龍頭企業14家、農民專業合作社438個、家庭農場和種養大戶459戶,培育新型職業農民1035人;成功評定全安特色果蔬現代農業園區、凌家農副產品加工現代農業園區等12個區級現代農業園區,成功創建朝陽鎮標準柑橘現代農業產業園、永安都市現代農業園區、市中區特色水產現代農業產業園、市中區竹苑水鄉現代農業產業園等市級農業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