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患殘疾心有大愛
現年46歲的李代清,黨員,肢體二級殘。1歲多時因發高燒救治不及時,得了小兒麻痹癥,右腿失去知覺。不能好好走路,不能暢快奔跑是他心中隱痛,這痛苦的經歷讓他義無反顧的選擇學醫,“我要盡己所能,幫助病痛中的人們”這是李代清學醫的初衷。學成畢業后,他在隆昌中醫院實習。在有留院資格的情況下,想到自己從小生活的小山村依然缺衣少藥,村民們仍然封建迷信,一番思索后,毅然決定回到家鄉—胡家鎮聯和村,當一名鄉村醫生,做村民生命安全的“守護神”。村民們口中的他有很多昵稱,“鐵拐李”“李咬客”是村民最喜歡叫的,他們發自內心愛戴這位認真得有些固執的李醫生。
使命召喚“請讓我來!”
疫情發生后,作為醫生的他迅速行動,電話通知各社社長、微信群發布消息等方式,勸告村民、身邊的親朋好友,做好防護,減少出門,取消團年,提早備好口罩、消毒液、抗病毒藥品等,在他的宣傳引導下,聯和村村民在物資的儲備上先人一步。正月初一,看見村支部書記跑上跑下忙不贏,他主動請纓;“大初一的沒人看病,我來幫忙!”于是,他騎著他的小電驢加入到取消壩壩宴的宣傳隊伍中。
正月初二他和村兩委、社長一起挨家挨戶摸排情況,他反復說,我們入戶要認真,一定要把返鄉人員的情況了解得清清楚楚,聯和村238戶,摸排總人數758人,常住人口492人,返鄉人員263人,第一時間確定了6家監測戶。
得知村上要設置交通卡點消息后,李代清主動請戰:“我工作了20多年,有經驗,讓我來!”排查出來的監測戶每天要測兩次體溫,他更是豪氣的說:“這是我的職責!”作為家中的老大,他除了做好榜樣外,還動員家中弟弟、妹妹、妹弟加入隆昌志愿者隊伍,成為了高速路口卡點的一道堅守的“防疫風景線”。
“你們站遠些,我來測體溫!”這句話成了他的口頭禪。在卡點上他堅持給每個人測體溫,堅決不放走一個。被攔截車輛是川K開頭的本地車,車主是李代清的熟人,但是,李代清依然“不看情面看體溫”。用他的話說,“只要想進我們聯和村的人,就必須要遵守規定測體溫,為大家好,一個都不能落下!”他堅定的眼神中,是一名基層鄉村醫生對這次戰“疫”的決心和信心。一天兩次入戶監測,他仔細詢問著對象的情況,有沒有咳嗽?有沒有拉肚子?中午吃的什么?飲食要清淡點喲!有啥子需要幫忙的盡管說!放寬心,有我們在!“有他在,我們安心!我們不怕”,在家隔離的李老伯笑著說。
扶危渡厄,醫者擔當。胡家鎮有無數個像李代清這樣,“舍小家為大家”的鄉村醫生,正用實際行動踐行著救死扶傷的初心和使命!(胡家中心衛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