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擊新型冠狀肺炎疫情戰役打響以來,眾多醫護人員主動放棄春節休假,義無反顧地奔走在疫情防控第一線。他們“舍小家、為大家”,用實際行動踐行著醫務工作者的使命和擔當,涌現了許許多多的感人事跡。
現年37歲的中共黨員葛亮,2002年從內江中醫校畢業后,回到隆昌市云頂鎮民主村衛生室擔任鄉村醫生。中共預備黨員、現年38歲的妻子王惠敏是云頂中心衛生院公衛科的專職副科長。自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夫妻倆都一直奔走在疫情防控第一線。
問起葛亮這個人,村民們都說:“你說亮崽啊?這小伙子不錯,不要看他平時沒事愛咪點小酒,愛唱歌愛開玩笑也貪耍,但關鍵時候絕不閃火,仗義!2003年,非典的時候他不僅在我們村搞醫學觀察,還和其他3名鄉村醫生自己花錢去購買了藥物、食品等物資支援雅安地震災區。現在,他又騎個摩托車,跑上跑下的,每天2次來給我們測體溫,還教我們怎樣戴口罩、怎樣消毒,喊我們不要怕,要相信政府,要聽政府的話.....”
自從得知云頂鎮有幾十個人接觸了自貢確診病例劉某以后,鄉親們都很恐慌。關鍵時候,葛亮主動站出來了!仗義的亮崽為了保護他的鄉里鄉親站出來了!他一個人主動承擔了民主村、圣水村兩個村共計61人每天兩次的居家醫學觀察工作,并極積協助兩個村支部搞好疫情防控,始終戰斗在抗擊疫情的前線。正如村民們所說:關鍵時候絕不閃火!
葛亮不怕嗎?怕!實際上懂醫的人應該更怕,畢竟是接觸的確診病例啊!但是,作為一個醫者,他深知這是一場與病毒蔓延的博弈,亦是一場生命的賽跑。他始終牢記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和醫生的責任,關鍵時候他克服了膽怯,由于時間緊迫,醫療物資也緊缺,他根本來不及做細致的防護措施,口罩、消毒液、體溫槍便是他所有的“作戰武器”。
他每天入戶檢測并進行防疫知識宣傳,登記武漢返鄉人員生活軌跡、核實詳情、詢問癥狀、監測體溫、記錄、健康宣講,每一項工作都細致入微,絲毫不馬虎。下鄉的工作是很辛苦的,遇到理解的配合的合作很順暢,遇到不配合不愿意的,他還要苦口婆心的做解釋工作。早出晚歸成為了葛亮的工作常態!
他的妻子王惠敏承擔的責任和壓力比他本人更大,比他更早兩天奔赴疫情防控一線。她要負責組織動員、部署安排整個云頂鎮的醫學觀察工作、崗點排查工作,還要負責及時將國家最新的防控方案、診治方案、防控指揮部的通告、命令、倡議書、宣傳資料等等及時培訓傳達給片區內的鄉村醫生,及時處理防控工作中遇到的各種突發問題,還要負責搜集整理片區內的各種報表數據、工作開展情況及時向上級匯報,還要安排疑似病人的摸排和轉運工作,整天忙的是人仰馬翻,已經連續奮戰18天沒有休息了。
兩人為了抗擊疫情,舍小家顧大家。夫妻倆毅然把三歲多的調皮小女兒丟給葛亮的老媽王壽容。王惠敏還把自己腦溢血中風留下后遺癥的母親唐永容也丟給婆婆媽照顧,把家里大大小小的事務都丟給婆婆媽(葛亮父親已去世多年),義無反顧地奔赴抗擊疫情第一線。
世間上有父母生病兒女照顧的,也有兒女生病父母照顧的,有兄弟姊妹互相照顧的,更多是聽說請護工的。但親家生病由親家來照顧的可不多見,就是一段佳話!看著在寒風中忙碌的王媽媽身影,你會覺得這個冬天都不再寒冷。都說我們的醫護人員是最美的逆行者,但逆行者的父母更是偉大,正因為有他們全心全意的無私支持做堅強的后盾,孩子們才能信心百倍地奔赴前線。
在新型冠狀肺炎疫情防控當下,葛亮夫妻只是千千萬萬普通醫務工作者中的一員,還有更多像葛亮夫妻這樣的醫務工作者,只是做著自己醫者應有的職責和擔當。一切都是那么自然,那么真真切切。采訪到最后,我問葛亮有什么話想說,他只說了一句話:“等到疫情抗戰勝利,兄弟伙些,問鼎山河中華酒,仰脖子,干!”(謝秀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