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網
        法治文化研究會

        內江市中區積極開展農村撂荒地整治

        來源:內江市中區農業農村局 作者:唐仕姍 發布時間:2021-06-01 15:54:20

        近幾年,內江市中區高度重視耕地保護,鼓勵農業企業、家庭農場和農民專業合作社流轉耕地發展特色產業,實現規模化經營,防治耕地撂荒。今年,我區在開展調研的基礎上,編制印發了《2021年市中區撂荒地專項整治實施方案》(內市區農發〔202123號),鼓勵采取多種形式進行復耕,計劃今年復耕面積達2000余畝。

        加強法律法規政策宣傳。及時組織鎮村社干部認真學習《土地管理法》《土地承包法》,充分認識農村土地承包管理工作的意義,切實把當前撂荒地整治作為一項打基礎、管長遠的重要工作來抓,形成鎮村社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同時,要求村社干部采取村村響、線上交流群、打電話、入戶等多種方式,向承包農戶宣傳土地管理相關法律法規,使其認識到防止耕地撂荒是應盡的義務,增強農民愛惜耕地的自覺性。

        創新撂荒地整治方式。針對已撂荒的承包戶,要求鎮村社采取有效的方式,加強相關法律法規及惠農政策的宣傳教育,指導簽訂《不撂荒承諾書》,讓廣大群眾主動愛惜土地,積極主動恢復撂荒土地的耕種,切實履行承包土地法律賦予的主體責任。針對集中成片、耕種條件較好的撂荒地,鎮村社積極引進或培育種糧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專合社等經營主體代行耕種,實現適度規模經營。針對經過反復宣傳動員,承包戶仍不愿意自行復耕且無經營主體經營的撂荒地,村集體統一將撂荒地實施代種復耕,以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

        落實強農惠農政策。嚴格落實國家出臺的耕地地力保護補貼、稻谷補貼、耕地輪作休耕補貼、農機具購置補貼等惠農政策,對利用撂荒地開展復耕的,相關惠農補貼直接兌付給實際種植者,進一步提高種糧農戶的積極性,讓復耕農戶種糧有賬算、有錢賺。區財政對撂荒地進行復耕的集體經濟組織或經營主體,均按照300/畝的標準進行一次性補貼。同時,進一步完善政策性農業種植業保險政策,減輕農戶因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對參與撂荒地整治且需要配套完善基礎設施條件的,各級財政在安排相關涉農項目時給予優先傾斜。

        加強農業生產技術服務。充分利用基層農技服務隊伍的力量,在撂荒地集中的區域,農技人員采取蹲點包村的方式,開展有針對性的技術指導服務,推廣適合丘陵地區的小型農機具,采取免耕法、直播、統防統治等新的耕作制度和技術方法,提高耕作效率和生產能力。對一些農業生產技能弱的農戶,開展“一對一”幫扶。(唐仕姍)


        責任編輯:夢雪

        新聞總署國登2012-F00075847號· 知識產權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連續出版物刊號 川KXO1-093 · 互聯網信息服務許可證 川B2-20191090 ·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川網文【2019】5415-440號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許可證 川字第00217號

        出版物許可證 新出發字第510105010299號 · 川文旅審函【2019】886號 · 川新廣審批準字【2017】335號 · 川法學文研批字【2015】012號 · 川法文批字【2019】009號 · 川新廣批函字【2016】30號

        國家商標局受理第23862702號 · 網絡安全資格認證第23955號 · 省法治文化研究會融媒體中心負責技術、維護和管理

        蜀ICP備18021130號-2 川公網安備 51010402001487號

        本網站(非新聞類)刊發信息不代表主辦單位和本網之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本網刪改·法律顧問:省法治文化研究會專家委(何艷律師)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會 四 川 法 制 網版權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cszw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電腦版 | 移動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梅河口市| 阿鲁科尔沁旗| 谷城县| 千阳县| 邮箱| 华宁县| 察雅县| 瑞安市| 长宁县| 教育| 万年县| 华容县| 隆子县| 甘泉县| 湟中县| 天祝| 留坝县| 白朗县| 遂溪县| 广宁县| 连城县| 梨树县| 鄂伦春自治旗| 苏尼特左旗| 高平市| 双柏县| 温州市| 乌什县| 武汉市| 黔南| 增城市| 阜新市| 柳州市| 寻甸| 民县| 曲靖市| 阜平县| 长乐市| 潜山县| 安乡县| 册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