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致富,先修路。在推進黨史學習教育中,內江高新區勝利街道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牢牢抓住高新區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1+10+N”體系中“基礎設施大完善”和“產業經濟大發展”的發展機遇,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以“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睘榭傄?,以“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為總目標,圍繞道路、水利、環境和產業發展,加快加強農村地區基礎設施建設,以產業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今年5月底,村級建制調整改革后,聯合村、望山村撤并為由18個居民小組組成的聯合社區,由于通村公路等設施建設較差,部分群眾出行和辦事不便。為解決群眾“出行難”和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的問題,今年年初由勝利街道作為建設業主,投資133萬元新建2.2公里聯合社區3、4、5、6、11組通村水泥路,該工程項目已于今年上半年全部竣工,大大改善了當地900余人的出行問題。
平樂社區4至11組3.8公里通村公路均為泥夾石路面,由于過往重載車輛較多,路面坑洼不平,局部路段塌方,經多次修補,收效甚微。今年5月,在高新區管委會的安排部署下,啟動了平樂社區4至11組改(擴建)通村水泥路工程項目,計劃投資140.6萬元,建設里程3.8公里,路面寬度3.5米。目前已完成可研、設計、預算等前期工作,正在開展立項工作,工程竣工后將直接受益沿線群眾1200余人。
盧王場苗圃種植園位于盧王場社區4、5組,占地面積50.1734畝。于2020年啟動實施,今年上半年初具規模。該園內目前種植主要為櫻花樹、桂花樹、紫薇樹等花卉苗木共4000余棵,今年已全部進入初花期,可實現集體經濟年收入30萬元,當地農民人均增收2000元。下一步,根據產業規劃布局,種植園還將擴大發展,通過觀光采摘、稻魚共生、農家樂發展,全力打造集現代農業、休閑旅游、田園社區等于一體的原生態農業產業,進一步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不斷讓農民的“錢袋子”鼓起來。(代 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