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內江市市中區發放了史家鎮牛橋村股份經濟合作聯合社“惠農擔·興村貸”貸款100萬元,用于支持該村集體通過“村集體+農科院+生產企業+貧困戶”的方式自主經營發展70多畝羊肚菌產業。該筆貸款是內江市首筆支持村集體經濟組織發展產業的貸款。
近兩年來,隨著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深化,以及兩項改革“后半篇”文章相關決策部署的落實落地,獲得特定法人資格的村集體經濟組織作為一種新型市場主體,由于特別法人治理結構尚不夠完善,存在融資準入門檻高、需要抵押物、貸款額度低等瓶頸等問題,且無法進行信用評估和評級授信,難以獲得金融部門的支持,“融資難”問題日益凸顯。
據此,市中區借助全國第二批改革試驗區平臺,2021年向農業農村部申報了《拓展探索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融資試驗任務》,力求從機制上解決村集體經濟組織“融資難”“融資貴”難題。
史家鎮牛橋村“惠農擔·興村貸”的成功融資,正是市中區農業農村部門與四川省農業融資擔保有限公司內江分公司、農商行等金融機構聯合創新村集體經濟組織融資途徑的有力探索。四川省農業融資擔保有限公司因勢利導創新“惠農擔·興村貸”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融資產品,切實緩解了村集體經濟組織當前面臨的“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構建“政策引導為基礎、農業擔保為橋梁、金融投入為保障、項目帶動為抓手、強村富民為目標”的政銀擔互動惠農機制,推動金融與農村特色產業融合,更加有利于助推村集體經濟發展。
為支持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市中區下一步將以史家鎮牛橋村集體首筆融資為契機,與金融機構充分協商,在《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融資試驗任務工作方案》基礎上,盡快出臺《政銀擔互動發展村集體經濟實施方案》,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杠桿作用,提升基層組織的疑聚力、號召力,實現“村集體增實力、村民增收益”的共贏局面。(唐 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