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二期“酒麒麟”講堂在瀘州中院舉行。五名參與過援藏援彝、對口援建,在脫貧攻堅、鄉村振興一線奮斗的干警代表分享了他們的工作故事。全市法院干警通過視頻會議方式分別在主會場和分會場參會。
《心靈溫床 美麗香巴拉》
——合江縣法院審管辦一級科員劉洋
(曾赴藏區鄉城法院開展對口支援工作)
“從大江濤濤到小河彎彎,從平原丘陵到崇山峻嶺。援藏之路迢迢千里,鄉城之美凈化心靈。作為一名援藏干部,在鄉城法院的援建經歷成為我心里深處的溫床,能撫慰我煩躁不安的心靈,能給予我不斷前行的力量。我愿做“橋梁”,為兩地法院信息交流、經驗共享做好中間人,為兩地的法治建設貢獻自己微小的星光。”
《照片背后的故事》
——瀘州中院五級法官助理何文沁
(曾任涼山州普格縣綜合幫扶隊員)
“援彝的過程,既在幫助他人,也在成長自己。在那里,我們幫助貧困群眾修建房子、發展產業、提升教育,落實醫療。在那里,我們也在不斷收獲友誼、收獲肯定,收獲成長。貧困群眾面對生活窮、條件差等不利因素,硬挺脊梁、負重前行所展現出來的韌性,更是我在今后工作中不管是低谷還是困難,都需要不斷理解、不斷轉化、不斷積累的一筆寶貴財富。”
《在烏蒙山腹地綻放的青春之花》
——瀘州中院審管辦副主任卿志
(曾任敘永縣樂郎村第一書記)
“兩年的駐村工作對我來說,開始是光榮的責任使命,過程是持續的歷練鍛造,現在是沉甸甸的一生財富。從一點一滴入手,以一步一個腳印為證,真正做到了群眾的貼心人。”
《天下沒有遠方,有愛就是故鄉》
——敘永縣法院辦公室負責人解霞
(曾赴藏區稻城法院開展對口支援工作)
“在與稻城法院的干警一起開展法治宣傳、執行辦案、結對幫扶的過程中,見證了村民們日子越過越好。他們的樂觀與堅韌、真摯與虔誠、和藹與信賴,使我對生命的真諦有了新的感悟。因為心中有愛,我們愿意奉獻自己的努力,也因為奉獻,我們得到很多的快樂。”
《馬鹿三年:在艱苦的援彝歲月中磨礪人生》
——江陽區法院四級警長稅孝夷
(曾任涼山州鹽源縣馬鹿村綜合幫扶隊隊員)
“援彝是一份事業,用心付出才有輝煌;更是一種見證,用心參與才能譜寫華章;還是一種洗禮,用心體悟才能感受生命真諦。援彝的時光是一段令人終生難忘的歲月,援彝工作是自己人生新的起點。三年只是歷史長河中的一瞬,但這三年中的所學、所想、所知、所得將使我受益終生。那明媚的陽光、湛藍的天空、蜿蜒的大山、潺潺的山泉,還有那優美的歌曲——這一切都將成為我一生中永不磨滅的印象。”
瀘州法院援建干部
有的任務圓滿完成了已經歸來
有的正駐守在援助地區,離家千里
活動現場還通過VCR、現場視頻連線的方式,了解了正在涼山州開展鄉村振興工作的納溪區法院馮光春庭長和正在甘孜州鄉城法院開展對口幫扶工作的古藺縣法院法官助理羅碧的近況。他們表示,將圍繞主責主業,擔當實干、傾情幫扶,繼續發揚瀘州法院人勇往直前、永不懈怠的精神。
瀘州中院黨組書記、院長李俊高度贊揚了五位干警的分享。認為他們分享的工作故事感人至深,所思、所想、所悟、所得均情真意切,讓人感觸良多,收獲頗豐。李俊院長同時分享了自己曾在涼山工作的經歷,并希望全市法院干警深入融入群眾,對待群眾付出真心、做群眾工作保持耐心、工作方式方法暖人心,不斷攻堅克難、不斷勇往直前。
盡管對口援助、脫貧攻堅工作和生活條件非常艱苦,但從分享干警身上,大家感受到了瀘州法院人的堅強和韌性、職責和擔當。上一批干警剛歸家,另一批干警已出發,瀘州法院“酒麒麟”將為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繼續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張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