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一起經歷了2003年的SARS病毒,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如今又遭遇新冠肺炎疫情。而每每在這些關鍵時刻,總有一些逆行者勇敢的站出來。他們,無所畏懼,義無反顧地沖到最前線,奮勇當先保護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這群人中就有人民群眾的健康守門人——鄉村醫生。
葉頂芬:走爛了鞋子,走傷了腳
葉頂芬,女,中共黨員,現年39歲。從事鄉村醫生19年,一直以來都勤勤懇懇踏踏實實工作,深得百姓稱贊。2003年積極的參加了抗擊非典型肺炎的居家醫學觀察工作。
在這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疫工作中,她毅然決然的沖在了最前面,恪盡職守,無私奉獻,連續戰斗在疫情防控第一線,在鄉間的小路上,總能看見她忙碌的身影,不停的奔波。從1月24日開始,她為云頂鎮黃利、九一、云頂場社區三各村共計144名村民進行了每天兩次的體溫監測及其他癥狀的問診;為他們簽居家觀察的告知書;發放宣傳資料;教他們如何正確佩戴口罩和消毒等。
在眾多走村串戶的鄉村醫生中,葉頂芬的工作顯得更為辛苦。因為在她承擔的云頂鎮黃利、九一、云頂場社區三個村的入戶檢測任務中,云頂場社區不通車,也就是隆昌的鬼市云頂寨到了山腳下就不能開車上去,全靠徒步爬坡上山約四十多分鐘才能到達村民家中。
平常,人們去云頂寨游玩,一天來回只走一次都喊吃不消。雖然云頂場社區需要監測的有6戶15人,人是不多,但是每個監測對象都要入戶服務14天;上午一次,下午一次,風雨無阻,那真的是非常辛苦。她不僅走爛了一雙鞋子,雙腳還走起了好多水泡。但是,鞋子走爛了,腳走到起泡了,雙腿又酸又脹,葉頂芬同志并沒有停歇,更沒有退縮,仍然每天都背上出診包,上山去完成她的使命。
為了支持她的一線抗疫工作,家里人也是拼了;正準備高考的兒子很自覺,每天都在網上學習,說:“媽媽你安心的去工作吧,我會完成我自己的事情,你不要擔心”;4歲的小女兒也很懂事從不添亂,像一個小大人一樣交代:“媽媽,你每天出去打病毒,白衣戰士打怪獸,要記得戴好口罩,要記得戴好手套,要注意安全喲,要平安回家喲,媽媽,加油!”年邁的公公婆婆承擔了家中一切事物,讓他們沒有后顧之憂。體貼的丈夫更是二話不說,干脆天天幫著拎包、記錄當跟班當助手了。
葛紅:疫情面前絕不退縮
葛紅,男,中共黨員,現年51歲。2003年參與抗擊非典型肺炎時積極配合鎮村干部,認真搞好了居家醫學觀察工作。這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性肺炎發生后,身為新桂村黨支部書記,也是該村鄉村醫生。既擔負著一個村的總體安排部署、指揮、防控工作,又要承擔本村返鄉及密切接觸72人一天兩次的居家醫學觀察工作。他始終牢記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和醫生的責任,始終戰斗在防控疫情的最前沿。
由于有嚴重的頸椎、腰椎鍵盤突出,葛紅有時犯病行走都很困難。但是,疫情一來,他始終不忘自己是一名黨員,一名鄉村醫生。每天騎著電瓶車,義無反顧地奔赴防控疫情第一線。晚上回到家里,常常是水不想喝,飯不想吃,累得動都不想動彈一下。但是,第二天,天剛亮,他又背著包包出發了。繼續堅持每天入戶檢測并進行防疫知識宣傳,登記武漢及其他省市返鄉人員生活軌跡、核實詳情、詢問有無癥狀、監測體溫、記錄、健康宣講,每一項工作都細致入微,絲毫不馬虎。
李洪夕:我是黨員,我先上
李洪夕,男,現年44歲,中共黨員。從事鄉村醫生22年,2003年積極的參加了抗擊非典型肺炎的居家醫學觀察工作。做為一名共產黨員,在這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疫工作中,在別人都聞風喪膽的疫情面前,他不顧一切沖鋒在前,說:“我是黨員我先上”。
在接到醫院安排要去給確診病人密切接觸者進行居家醫學觀察的時候,更是沒有說過一個“不”字,毫無怨言,堅持每天兩次的入戶監測。做為一名村支部書記,他的任務更重,責任更大,除了醫院安排的居家觀察任務還要統籌安排全村的防疫工作。在疫情防控一線,哪里有群眾,哪里就有干部,他始終與村民肩并肩,心連心,一同度過此次難關。一有時間就在村里的卡點上,認真勸返外來人員和來往的人員測量體溫。此次新冠肺炎居家觀察工作,他主動承擔了金墨社區和新橋2個村,為154名村民進行了每天兩次的體溫監測及其他癥狀的問診。為他們簽了居家觀察告知書和發放了宣傳資料。
王梅,女,37歲,是胡家鎮胡家村的鄉村醫生。在本次新冠肺炎抗疫一線服務中,她主動承擔了外出務工人員體檢、卡點和居家觀察人員體溫檢測志愿服務,天天奔赴在抗疫一線,從1月27日開始,至今未休息過一天。
根據鎮上和村上的需求,王梅加入了胡家村抗擊疫情的工作小組,最先是在胡家村卡點上為進出車輛上的人員進行體溫檢測和登記,隨著疫情工作的進展,又開始走村串戶為從湖北返鄉和途徑湖北的返鄉人員進行居家觀察體溫檢測直到第一輪返鄉人員摸排工作結束。隨后根據需要,又接手為外出務工人員進行健康體檢的工作,直到隨著第二輪外出人員摸排結束,開始為第二輪居家觀察人員進行入戶體溫檢測直到現在的第三輪摸排工作。
在工作的同時,她深感一線同志的辛苦與危險,所以向胡家政府捐贈了價值4560元增加抵抗力的藥品物資,希望能對奮斗一線的同志有所幫助。
在這場疫情阻擊戰中搞地毯式摸排,他們人熟、地熟、情況熟的優勢凸顯,深入村、組、戶,挨家挨戶走訪排查,做到不漏一戶一人,為摸清對象底數準,快速精準施策貢獻了智慧和力量。從他們的身上,看到了一個個優秀的鄉村醫生熠熠生輝的人格魅力。(謝秀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