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之后的金陽縣小銀木鄉,生機盎然,放眼望去,田間地頭到處一片忙碌的景象。曲木阿媽滿懷希望地在地里種植生姜,她說:“這是我第一次種植生姜,希望有個好的收成?!?/span>200畝生姜是小銀木鄉第一個村集體經濟式的訂單農業項目。
在生姜項目落地之前,還是遇到了不少困難。因為缺乏種植技術、擔心收成和銷售等問題,不少群眾持觀望甚至反對態度。為了做好政策解釋,消除群眾疑慮,小銀木鄉專題召開村民大會,講解集體經濟和訂單農業相關知識。
在大會現場,小銀木鄉黨委書記安玉濱語重心長地說道:“鄉親們,因為以前我們的種植方式相對粗放,春耕種玉米的話,一畝地除去肥料、人工等費用,最高收入不超過500元。現在我們要做的,就是要把土地集中起來,承包給村委會發展集體經濟,然后大家去姜地打工,這樣的話,翻地可以賺一道錢、種姜可以賺一道錢、施肥可以賺一道錢、收姜還可以賺一道錢,生姜賣了之后,村上還要拿集體經濟來分紅,這比你們種土豆玉米賺的多太多了?!贝迕駛兟犃酥v解之后豁然開朗,情緒高漲,紛紛表示要積極投入發展村集體經濟當中。
為了克服種植技術缺乏和銷售難等問題,小銀木鄉專門邀請技術人員到現場親自示范如何挖溝、施肥、播種等問題,手把手教會村民,目前,生姜種植已全面鋪開。
在種植現場,小銀木鄉鄉長龔文表示,在縣委縣政府堅強領導下,鄉黨委政府努力探索產業發展新品種新模式,采取公司+黨支部+村集體經濟+農戶的發展模式,四個村集體經濟捆綁式發展,整合土地資源,種植200畝小黃姜,公司將保底收購每公斤3元,若行情價格高于每公斤3元,就隨行就市,預計畝產2000-4000公斤,畝效益預計6000-8000元,總效益將達到120-240萬元,人均可分紅150-300元。
小銀木鄉黨委政府牢牢抓住產業發展主線,緊緊圍繞助農增收目標,結合本地實際,積極主動謀劃產業發展,撲下身子,真抓實干,帶領全鄉8千余干群狠抓產業發展,努力譜寫小銀木鄉鄉村振興新篇章。(馬海瓦批 四川法制網楊承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