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主任,告訴你一個好消息,我們村園田壩那個橋已經修完了,你們好久來看看嘛。周邊蔬菜基地的菜秧都種下去了,今年賣蔬菜更便捷了,群眾們高興得很,還說要跟你們送錦旗來。”3月23日,白節鎮生態應急辦公室楊前金接到了玉水村黨總支部書記黃春打來了的電話,告知他園田壩危橋已趕在汛期來臨前修建完成。
這座橋還得從兩年前說起。2020年3月26日強降雨,白節鎮多處受災,生態應急辦在雨后的排查中發現,玉水村八社園田壩便民橋已被洪水沖毀,變成安全隱患。該橋修建于80年代,是一座長約40米、寬2米、高6米的石板橋,此橋是玉水村和魚灣村8個小組的居民生產生活必經之橋,涉及人口1500余人,100余畝大棚蔬菜基地分布在河兩岸,經濟價值100余萬元。
因該橋涉及群眾多,影響面積大,鎮黨委政府立即在該橋兩端設置了警示標識標牌、安全警戒線,并采用槽鋼修補的方式維修了橋面。
“雖然在第一時間進行了搶修,但終究未完全解決,就像一根魚刺卡在喉嚨里一樣,一到下雨天就睡不著覺,”玉水村黨總支部副支書李江說到:“每次天氣預報說要下大雨,我都要去現場看一下,提醒周邊群眾不要冒雨過河。”
為切實消除隱患,保障村民安全出行,必須想盡一切辦法重建該橋。在區、鎮兩級的積極謀劃下,白節鎮干群齊心合力,爭取項目、籌措資金……鎮紀委強化全程督促,推動項目、資金等落實落地。今年3月23日,一座長66米、寬3米、高10米的人行便民橋完成修建。
據悉,瀘州市納溪區白節鎮大力實施“民心守護”工程,推動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通過實地走訪、蹲點調研、談心談話等方式,深入群眾了解情況、發現問題,同步建立問題整改臺賬,邊督邊改、逐一銷號,全面激活基層監督“末梢神經”,今年還將推動解決群眾民生實事10件。
(付久炎 肖利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