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鄉村變得更美,讓鄉村變得更好,是我們共同努力的方向。
為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鄉村振興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將省委省政府和省司法廳、省監獄管理局關于開展“黨建+法治”結對共建的工作部署走深走實,助力鄉村振興新格局。在前期實地調研,雙方互訪交流,簽訂結對共建協議書的基礎上,8月29日—9月2日,眉州監獄黨委書記、監獄長黃繼霈率隊再次趕赴甘孜州白玉縣安孜鄉、贈科鄉(則達村),組織開展結對共建系列工作,助力鄉村振興。
走訪調研摸實情
聚焦結對共建促發展,工作組一行深入安孜鄉,現場調研“黨建+法治”文化陣地建設。聚焦農牧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工作組一行深入則達村,詳細了解鄉情、民情和經濟發展、牧區發展現狀,為助力鄉村振興精準施策。
聯席會議謀發展
眉州監獄與安孜鄉召開“黨建+法治”結對共建第三次聯席會,共商推動安孜鄉高質量發展的新思路和好做法,并向監獄公職律師頒發了安孜鄉法律顧問、法律副校長聘書。
黃繼霈代表監獄表示,將在智力、人力、物力上盡力支持,全力幫助安孜鄉鄉村振興工作。在接下來的結對共建工作中,監獄實施“123+”路徑,圍繞“黨性淬煉,承辦一次黨日活動”“護航二十大,服務零距離”為主題,開展黨建交流、走訪調研、慰問幫扶、法治幫扶和義診巡診等工作。
圍繞“強化陣地”,啟動兩個建設項目,以“為人民服務”為主題,新建鄉黨建法治文化墻,并按照先易后難的原則,率先打造昌戈村文化陣地,有序改善門馬一村、門馬二村、如須村、麻絨村陣地,全面推進全鄉黨建活動陣地打造。
圍繞“普法宣傳”,舉辦三類法治培訓,開展法律明白人、法律進牧區、法律進校園,當好法治宣講員,履行普法社會責任。
圍繞“為民辦事”,開展多項公益活動,聚焦農牧民群眾的關心事、煩心事、操心事,當好農牧民群眾的知心人、貼心人、暖心人。
期間,工作組一行深入農牧民群眾,建立黨群連心橋,打下共情共建、同心同力的感情基礎。為助力安孜鄉集體經濟發展,監獄捐資用于安孜鄉設施建設、設備投入等,購買米面油和醫療藥品器械等幫扶困難群眾,完善牧區功能,提升牧區治理水平和能力。
工作組分成2個小組,巡山梁、訪民居、進帳篷,開展入戶走訪,慰問安孜鄉昌戈村、門馬村、如須村、麻絨村和贈科鄉則達村困難農牧民群眾14戶,并與幫扶家人互相認識、互留電話、互加微信和同框合影,切實把溫暖留駐在農牧民群眾心間。
為牢固樹立“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理念,興文明風尚,妥善處理矛盾糾紛。監獄工作組結合“耍壩子”習俗,席地而坐,將政策宣講放在草原壩上。
黃繼霈用樸實的語言和大家喜聞樂見的故事,同農牧民群眾友好、深入交流,宣講理論、法律、道德、科普等知識,生動講解如何用法律處理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并引導農牧民群眾要積極配合疫情防控工作,做好核酸檢測、主動佩戴口罩和注意個人衛生等,做好自身防護,守護家人安全健康。
工作組隨行公職律師、醫生還在安孜鄉門馬村和贈科鄉則達村開展法治宣講和醫療巡診。
公職律師用詳實的法規、鮮活的案件,深入淺出地講解婚姻家庭、邊界糾紛等牧區常見問題,引導廣大農牧民群眾知法、守法、用法、護法,理性維權。
醫生采取一對一咨詢方式,為農牧民群眾答疑解惑,提供健康指導和科學建議,并針對農牧民群眾呼吸、消化和心血管系統等常見病、多發病,開具藥單、發放藥品,提供醫療服務。
同時,監獄安排兩名優秀青年民警留駐安孜鄉,蹲點開展常態化走訪調研,全面了解鄉情、民情,摸清發展短板,為后四年的結對共建和助推鄉村振興工作提供最原始、最基本的依據,確保后續相關工作做出實效。
接下來,眉州監獄將繼續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和省司法廳及省監獄管理局工作部署,全面推進結對共建、慰問幫扶等工作,同安孜鄉、贈科鄉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不斷為鄉村振興貢獻監獄力量。
(徐浩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