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茵紅李之鄉——柏溪街道喜龍村地處岷江河畔,幅員面積3.4平方公里,轄4個村民小組630戶2100人。喜龍村扎實推進法治鄉村建設,把村務管理、基層治理、產業發展都納入法治化軌道,法治建設切實為鄉村振興保駕護航,助力喜龍村先后被表彰為市級文明村、市級鄉村旅游重點村、省級四好村、省級鄉村振興示范村、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
依法治村機制健全
村民自治機制完善,村級重大事項決策實行“四議兩公開”制度。村委會建設規范,積極推廣村級組織依法自治事項、依法對喜龍村村規民約進行修改。例如,喜龍村兩委以宜居環境打造為目標,創新探索“幸福積分超市”積分制管理辦法,把群眾自覺遵規守法守紀、整治環境衛生、愛護公共財產、合理處理婚姻家庭鄰里糾紛等納入積分事項,把積分作為評選各類優秀家庭的依據,著力構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鄉村治理格局,有力維護了全村和諧穩定。
“三治融合”促發展
喜龍村將法治融入自治德治,不斷優化和諧發展環境。喜龍村推進村級組織依法自治事項、村規民約依法依規修改。同時推動提煉形成壽誕習俗、家風家訓等,倡導健康低碳生活方式,有序推進移風易俗,弘揚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力促進法治與德治、自治融合,提升了基層治理水平。2021年9月喜龍村被中央領導小組辦公室農業農村部、中央宣傳部、民政部、司法部國家鄉村振興局評為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
建設平安法治鄉村
喜龍村深化“六無”平安村建設,建立健全農村社會治安風險隱患信息化排查處置機制;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斗爭,完善防范和整治“村霸”問題長效機制;依法嚴厲打擊農村黃賭毒和侵害農村婦女兒童人身權利的違法犯罪行為;開展農村交通、消防、食品藥品安全等領域風險隱患排查和專項治理,依法嚴厲打擊農村制售假冒偽劣農資、非法集資、電信詐騙等違法犯罪行為。
強化法律服務供給
喜龍村不斷完善村級公共法律服務室建設,夯實法治基礎,提升公共法律服務水平。喜龍村不斷整合法律資源,充實基層法律服務力量,除擁有自己的法律顧問外,還引來四川酒都律師事務所、四川君瑞會計師事務所與村簽訂幫扶合作協議,邀請宜賓學院法學院成為村黨組織結對共建單位。推進鄉村法治宣傳教育,喜龍村借助每季度一次的戶長會平臺,持之以恒培育“法律明白人”;結合農耕文化生態園打造法治文化長廊,提升法治影響力;通過鄉村舞臺表演法治節目,繁榮法治文化;強化矛盾糾紛調解中的普法教育,調解一案、教育兩邊,提升群眾法治獲得感。目前,喜龍村吸納專業人員,形成“法律顧問+村(社)干部+法律明白人+人民調解員+綜治網格員”的矛盾糾紛排查化解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