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網
        法治文化研究會

        內江市中區“四舉措”持續鞏固撂荒地整治成果

        來源:內江市市中區農業農村局 作者: 發布時間:2023-03-06 15:57:48

        出臺政策。為全面整治撂荒地,提高耕地利用率,發展糧油產業,內江市市中區出臺了《內江市市中區產業發展獎勵補助》,安排了600萬元用于2022年撂荒地整治和2033—2023年糧油產業發展,對符合條件整治的撂荒地按照400元/畝的標準給予補助,整治后若發展糧油產業,將再追加400元/畝,這極大的激發了撂荒地復耕主體和糧油產業發展主體的積極性。

        培育主體。撂荒地整治過程中,培育了種糧大戶1 家,村集體股份合作社45家,專合社2家,家庭農場9家,龍頭企業1家,社會化服務主體(農機專合社)1家,其中30—50畝的主體20家,50—100畝的主體25家,100畝及以上的14家。2023年通過持續追加糧油補貼,2023年新增主體17家,為市級糧油園區創建和糧油產業規模化、集約化、標準化生產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創新模式。探索3年“零租金”5年“低租金”等方式,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利用撂荒耕地開展適度規模經營,例如大灣村村集體經濟股份合作社等45家主體流轉撂荒土地后3年內免地租。探索撂荒地復種“糧食+”等多種糧經統籌種植模式,增加收益渠道,例如永安鎮瓦堆灣村積極發展玉米—黃花套作模式。探索“企業+經營主體+基地”的利益合作機制,大力發展“訂單農業”,例如朝陽鎮紫荊苑專合社整治撂荒地800余畝后與企業簽訂合同種植鮮食玉米,實現了合作共贏。

        建立機制。充分利用“微甜城”、“最內江”、“中區融媒體”等新媒體與內江日報、內江電視臺與“村村響”傳統途徑,采取“線上+線下”的方式,宣傳撂荒地復耕復種典型案例,鞏固撂荒地整治成果;建了“區級督導、鎮級負責、村級落實”的責任體系和“千企進千村、萬人幫萬戶”的幫扶機制,并組成督查小組,不定期對已整治的撂荒地進行巡回監督,避免出現二次撂荒、反彈回潮,有力構建保護有力、建設有效、管理有序的耕地保護新格局。


        責任編輯:夢雪

        新聞總署國登2012-F00075847號· 知識產權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連續出版物刊號 川KXO1-093 · 互聯網信息服務許可證 川B2-20191090 ·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川網文【2019】5415-440號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許可證 川字第00217號

        出版物許可證 新出發字第510105010299號 · 川文旅審函【2019】886號 · 川新廣審批準字【2017】335號 · 川法學文研批字【2015】012號 · 川法文批字【2019】009號 · 川新廣批函字【2016】30號

        國家商標局受理第23862702號 · 網絡安全資格認證第23955號 · 省法治文化研究會融媒體中心負責技術、維護和管理

        蜀ICP備18021130號-2 川公網安備 51010402001487號

        本網站(非新聞類)刊發信息不代表主辦單位和本網之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本網刪改·法律顧問:省法治文化研究會專家委(何艷律師)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會 四 川 法 制 網版權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cszw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電腦版 | 移動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潞西市| 沿河| 沧源| 潍坊市| 华坪县| 嘉禾县| 湛江市| 淮阳县| 博爱县| 唐山市| 于都县| 任丘市| 托里县| 景德镇市| 和政县| 崇义县| 三门峡市| 迭部县| 湟中县| 彭阳县| 历史| 汪清县| 寿宁县| 阿拉善右旗| 新郑市| 太湖县| 天长市| 驻马店市| 乌海市| 融水| 皮山县| 德阳市| 虞城县| 鹤岗市| 陈巴尔虎旗| 介休市| 河池市| 龙海市| 高阳县| 攀枝花市| 桐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