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脫貧攻堅進入攻城拔寨、全面收官的緊要關頭,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持續推進鄉村振興,產業發展是關鍵。為進一步厘清峨邊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思路,分析、研判制約短板。近日,以四川農業大學園藝學院賴云松副研究員為組長的“四川省科技扶貧萬里行”蔬菜產業服務團一行深入峨邊彝族自治縣楊村鄉四坪村、紅花鄉同心村實地調研,為峨邊農業產業發展“支招”。
專家服務團在同心村調研
專家團隊深入楊村鄉四坪村蔬菜種植大棚向承包大棚技術負責人楊濤詳細了解大棚蔬菜種植情況,通過一對一咨詢解答,大棚內種植番茄、生姜等蔬菜,探討在種植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和困難,提出具體解決辦法。同時,從肥水管理、病蟲害防治等方面提出了多項實用的提質增效措施;到紅花鄉同心村高山優質果蔬示范基地李樹種植情況,隨后,專家服務團成員深入同心村三組查看了洋芋患晚疫病,并為當地群眾宣傳防治方法,為他們推薦了種植新品種。
專家服務團在四坪村大棚蔬菜調研
調研期間,專家團隊自治縣農業農村局主動對接專家服務團,及時聯絡當地鄉鎮、村組農戶、蔬菜種植合作社、家庭農場相關負責人,及時深入田邊地角開展農技巡回服務,召開座談會,反饋產業發展和當前生產上存在的困難和問題,聽取專家意見和建議,梳理我自身發展思路、落實改進措施。
調研過程中專家們一致認為近年來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充分利用峨邊獨特氣候優勢,因地制宜調整產業結構,通過引企業、建基地、帶農戶、保發展方式,成功探索出“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產業化發展模式,創建了白沙河果蔬省級產業園區,初步形成了“三河三帶”農業產業園區,為民族地區特色產業轉型升級和現代農業發展探尋了新路。
紅花鄉同心村高山優質果蔬示范基地、峨邊鎮正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楊鎮表示,通過聽取專家意見和建議后,目標更加明確、思路更加清晰。下一步,將充分發揮專家服務團隊的技術、品種優勢,在自己所轄流轉土地中選定試驗示范點,引進和篩選一批優質、高產、高效、適宜當地種植的新品種,努力打造當地水果、蔬菜等產業拳頭農產品;開展高效高產栽培、科學輪作、病蟲害綠色防控等技術指導,推廣先進栽培技術和模式,培育和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水果、蔬菜品牌,提高特色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趙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