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川渝瘠薄坡耕地土壤多源增碳消障產品與技術”項目,近日在成都啟動。眉山市老年科技工作者協會利用科技人才匯聚優勢,積極為推進該項目建言支招。
(圖為眉山市老科協負責人正與益稷公司負責人交流項目實施對策)
據介紹,“川渝瘠薄坡耕地土壤多源增碳消障產品與技術項目”將圍繞川渝兩地瘠薄坡耕地及中低產田產能提升、創新障礙消減、耕地質量保育、節水增效、產能提升等關鍵技術核心問題,構建中低產田分區分類綜合治理模式,充分挖掘和提升糧食等農作物增產潛力。
項目由四川省眉山益稷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與四川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環境研究所、西南大學、四川農業大學、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中國石油大學(華東)重慶農業科學院,樂山師范學院4家科研院所、4所高校以及重慶江小白農莊有限公司共10家單位共同完成,中央財政專項資金、地方配套資金加企業自籌資金總計投入3400萬元,項目預計到2025年完成。
隨著該項目在眉山益稷公司的啟動實施,已引起省、市、區有關方面的極大關注和大力支持。眉山市老科技工作者協會充分利用該協會老科技人才薈萃的優勢,全力助推該國家級項目在眉山的實施。3月22日,眉山市老科技工作者協會主席李保華、東坡區退休高級農藝師雷農田一行,就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川渝瘠薄坡耕地土壤多源增碳消障產品與技術項目”,專程到眉山益稷公司調研指導,在全面聽取項目實施計劃的專題情況介紹以后,當場即從該項目的重大意義、目標設置、研發團隊、經費保障、任務分解、技術路線、考核指標、進度安排、預期成果等方面逐一建言支招。同時并表示,市老科協將結合這一國家級項目的實施,充分發揮老科協人才資源豐富優勢,組建專門的科技智囊團隊,全身心為該科研項目獻計出策,確保達到預期效果,為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糧倉”貢獻老科協力量。
(陶廣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