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江市市中區迅速傳達貫徹落實市委鄒自景書記在全市耕地保護工作領導小組暨市田長制林長制第一次全體工作會上批示精神,4月11日,在區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會上,圍繞撂荒地整治、嚴防毀田養魚、園地利用改造、高標準農田建設、抗旱減災等五項工作作安排部署,多措并舉狠抓工作落實。
全面摸清家底,理清工作思路。實事求是再摸排耕地撂荒情況、毀田造魚塘底數、園地種類、數量與利用現狀,建立臺賬,分析原因,明確整治改造措施。
加強撂荒地整治,分類復耕復種。對摸排出來的撂荒地實施分類整治和復耕,根據農時因地制宜種植蔬菜或糧食。落實獎補政策,新增撂荒地整治按《內江市市中區農業產業發展獎勵補助辦法》《內江市市中區2022—2023年撂荒地專項整治實施方案》政策進行補貼。
嚴禁毀田建塘,嚴防耕地“非糧化”。曝光一批毀田面積大、群眾反映強烈的反面典型,尤其是毀掉高標準農田造魚塘的,予以通報批評,拒不整改的,依法處罰,起到警示震懾作用。引導農戶、經營主體嚴格按照相關要求利用永久基本農田發展稻漁、稻蝦、稻蟹等綜合立體種養,出臺符合市中區的稻漁綜合種養技術規范通則標準,切實推動防止耕地“非糧化”落到實處。
推進糧經統籌,抓好園地改造。引導經營主體,堅持“因地制宜、糧經統籌、應改盡改”的原則,在2023年底之前,在可改造農業種植園地實現間套種全覆蓋。
狠抓建設進度,建好高標準農田。4月底前完成2022年項目主體工程建設,5月底前全面完工,確保工程建設不誤農時,不誤農事。5月底前完成2023年項目實施方案編制送審,改造提升項目在8月底前全面開工,確保年底前完成改造提升任務。已竣工驗收項目加強建后管護,嚴防建成區域“非農化”和“非糧化”。
積極應對旱情,全力以赴抗旱。千方百計廣辟水源,充分利用現有的資源和設施,擴大農田灌溉面積,摸清全區提灌站運行情況,及時維修,確保能用盡用,及時引水入田,不誤農時。用好育苗工廠,采取農技措施,全力育秧保秧,確保秧苗充足。做好“水改旱”準備,提前備足所需的種子、肥料等物資。對高塝望天田、漏篩田和無水源保證的兩季田堅決改走旱路,種植玉米、紅苕、豆類等。對正沖田、油菜收獲后的兩季田等,若5月中旬前仍無水源保障,要及時改種旱糧作物。(劉志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