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鄉村”包括智慧政務、智慧黨建、農村金融等眾多領域,幾乎涵蓋了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建設“數字鄉村”有著縮小城鄉之間的“數字鴻溝”、有效化解農村金融短板、推進鄉村治理體系的深入構建等多重意義。近日,中央網信辦等五部門印發了《2023年數字鄉村發展工作要點》,通知明確要求,要以數字化賦能鄉村產業發展、鄉村建設和鄉村治理,整體帶動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促進農民共同富裕。
加快推進鄉村信息基礎設施建設
常言道:“萬丈高樓平地起。”全國人大代表苗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農村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對推動農村經濟發展、改善農民生活水平、促進農村現代化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隨著大數據時代的來臨,人們的日常生活的領域也與數據綁定了起來,全民大數據是最終的發展方向。然而,不得不承認,雖然全國農村地區實現了“寬帶村村通”,但農村地區仍在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存在短板。加快農村信息基礎設施建設,需要加快改善農村地區的網絡質量,農村網絡質量的不穩定是形成城鄉“數字鴻溝”的原因之一,應持續加強對農村各網點的建設以及各個網絡基站的維護,盡快實現城市農村“同網同速”;加快各部門互聯互通,目前,大部分地區的農村、郵政、民政、供銷等部門缺乏關聯性,導致村民經常多跑腿、跑空路,因此,應有序推進各信息服務點的信息共享,并建立清晰的數據庫以形成長效機制,以“多站合一、一站多用”的模式,打通信息服務在鄉村的“最后一公里”。
提升農民數字素養與技術能力
農民不僅是“數字鄉村”的受益者,更是“數字鄉村”的直接踐行者,正如著名哲學家伯格森所說:“人是技術的主人,控制著技術以及工具。”,數字基礎設施需要農民具有高水平的數字素養與之匹配,才能真正實現用數字為農業賦能,為鄉村振興提供源源不斷的內生動力。2022年一號文件中指出:“要加強農民數字素養與技能培訓。”因此,可以以結果為導向,加強對“數字鄉村”應用場景的宣傳,提升廣大農民加強數字素養與提升數字技術的意愿。重慶市長壽區區委、區政府從2023年一月開始舉辦數字大講堂,堅持每月一講,其中“數字鄉村”建設與數字素養的提升也是其中的重要內容,各個村(社區)負責人聽過之后受益匪淺,將其所學投入至工作當中,發揮頭雁效應,通過院壩會、村民小組會、逐戶宣傳等方式加強對村民的宣傳,并邀請專業技術人員指導,充分發揮“傳幫帶”作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將數字服務在農村地區的充分延伸。
持續推進鄉村數字治理水平的提升
俗話說:“根基不牢,地動山搖。”而鄉村治理就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根基。近年來,數字信息化在完善鄉村治理體系和推動鄉村治理能力現代化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持續推進鄉村數字治理水平的提升是夯實鄉村治理這個根基的重要途徑。可以通過引進智能化設備為基層治理增添智慧動力,重慶市長壽區云臺鎮拱橋村通過引進的互聯網智慧農業系統,將村內的重要信息內容在公用大屏上及時發布,并可實時查看村內公共區域的高清畫面,掌握村內治安情況,實現智能管理;構建完善農村智慧黨建體系,以各村(社區)黨支部為單位,發揮數字改革優勢,打造綜合應用平臺,通過平臺,擴大網絡黨課在農村黨員教育中的應用,構建基層智慧治理格局;完善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目前,城市中社保局、行政服務中心等部門已經開通了“一網通辦”的功能,鄉村治理也可參照這種模式,開發相應網辦平臺,盡可能提高涉農事項全程網上辦理的比例,讓廣大農民少跑路、少流汗,實現“網上辦、掌上辦、一次辦”,讓老百姓在鄉村治理中不斷提升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陳信宇)
(作者單位:重慶市長壽區云臺鎮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