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增強學生的法治觀念,營造和諧美好的法治校園環境,近日,攀枝花市西區人民法院的法官來到攀枝花市第七中學,為同學們帶來了一堂主題鮮明、形象生動的法治教育課。
課堂上,法官從“法”字和刑事責任年齡的界定切入,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為同學們講解了常見的法律概念,根據青少年成長的階段性特點,分析涉未成年人案件的犯罪類型、未成年人犯罪的特點及原因。結合校園暴力、電信網絡詐騙、強奸猥褻罪等生動鮮活的案例,深度剖析犯罪行為的嚴重危害,并以“情景再現+法條引入”方式,從未成年人的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網絡保護等各個方面,就如何防范違法犯罪行為,普及了多種應對處理辦法,引導同學們積極思考,加深理解。最后告誡同學們要遵紀守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自覺規范自身行為;提高鑒別能力和自我保護的能力,擦亮雙眼,遠離犯罪。
這種以案釋法、舉一反三的教學方式,讓同學們情緒高漲、爭先發言,最大限度發揮法治教育課的作用,有效提高了同學們的自我防范意識,幫助同學們構筑起自我保護的“防火墻”。
本次送法進校園活動,是西區法院積極延伸司法服務職能,傳遞司法關愛的有力體現。今后西區法院將進一步發揮人民法院在法治宣傳教育中的前沿陣地作用,繼續開展主題多樣、內容豐富的“法治進校園”活動,讓法治教育潤物無聲,為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