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為有效防范化解各類社會治安風險隱患,進一步提升全市基層社會治理效能,隆昌市堅持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加強市、鎮、村(社區)三級綜治中心(站)規范化、實體化建設,通過打造“實體實戰”化綜治中心,實現市、鎮(街道)、村(社區)、網格員四級聯動,形成綜治中心信息匯聚、分析研判、指揮調度的社會治理新模式。
聚焦規范化建設,夯實實戰化運行基礎
市綜治中心為副科級一類事業單位,面積約600㎡,包括指揮調度大廳、群眾接待室、矛盾糾紛調解室、心理疏導室等,以網格化服務管理、矛盾糾紛多元化解、“雪亮工程”等信息系統為支撐,集視頻會議、視頻監控、可視化指揮調度、數據傳輸等功能于一體。
13個鎮(街道)綜治中心與社會治理辦合署辦公,接入信息系統,整合“雪亮工程”“慧眼工程”視頻資源,設立群眾接待、心理咨詢、法律服務等業務功能室,采取“中心吹哨、部門報到”等方式,調度“兩所一庭”及其他辦(所)力量。
225個村(社區)綜治工作站由村(社區)書記為站長,集人民調解、治保、網格化和法律服務等功能于一體。
聚焦數據融合,打造實戰化運行中樞
構建“縱向+橫向”視頻指揮調度體系。依托內江市“雪亮工程”視頻會議系統,建成了橫到邊、縱到底的一體化全覆蓋實戰調度系統。縱向實現了市、縣、鎮、村(社區)、網格員五級視頻會議與指揮調度全面暢通,橫向為40個市級部門安裝視頻指揮調度系統,打通部門指揮調度“腸梗阻”。融入網格平臺。接入網格化服務管理平臺,實現網格化服務管理高效運行,426個網格全部配備專兼職網格員,全面采集人口、住房、重點場所等前端基礎數據。
匯聚視頻監控。安裝融合匯聚“雪亮工程”“慧眼工程”“森林防火預警”“人臉識別”等視頻監控點位7萬余路。
整合平臺系統。將網格化服務管理、矛盾糾紛多元化解、“雪亮工程”視頻監控、視頻會議等系統進行有效整合,實現一體化統籌協調、實時監控、分析研判、應急指揮調度,形成“網格化+信息化”工作模式。
聚焦機制建設,保障實戰化運行根基
推行“月研判”制度。統籌協調相關部門,收集匯總各類問題情況,全面梳理分析、研判態勢規律、提出對策建議、指導跟蹤督辦。
建立“中心吹哨、部門報到”機制。依托網格化服務管理系統,27個市級職能部門入駐市綜治中心,通過“網格E通”對信息采集上報、分流交辦,跟蹤督辦實行流水線、痕跡式管理,形成“群眾有需求、網格有呼叫、部門有行動”聯動處置模式。2023年累計排查治安隱患9125件,矛盾糾紛調解3140件,事件處理總量10萬余件,事件辦結率99.8%。(黃 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