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切實做好2020年春季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促進全區現代畜牧業健康發展,保障公共衛生安全,確保內江市市中區繼續保持清凈無疫的良好局面,結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全區以“六個突出”為抓手,集中開展2020年以非洲豬瘟和高致病性禽流感為重點的春季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該工作已于2月12日正式啟動。
突出防控責任,強化組織領導。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正處于關鍵時期,而春季又是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動物疫病的高發多發季節,同時非洲豬瘟疫情防控形勢十分嚴峻,區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印發了《關于切實開展以非洲豬瘟和高致病性禽流感為重點的春季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通知》,各鎮(街),區級相關部門務必要提高政治站位、加強領導、壓實責任、強化措施,全力以赴做好2020年“春防”工作,確保全區不發生重大動物疫情和畜產品安全事件,維護公共衛生安全和社會和諧穩定。
突出防控質量,強化強制免疫。確保高致病性禽流感、豬牛羊口蹄疫、小反芻獸疫、豬瘟的免疫密度達到100%,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小反芻獸疫、豬瘟的免疫抗體合格率達到70%以上;狂犬病做到全面免疫,對規模養殖場進行程序化免疫,散養戶由村社組織免疫小組,堅持“五統一”“五不漏”原則,做到“應免盡免、不留空檔”。嚴格落實養殖業主的防疫主體責任,規模養殖場(大戶)自主免疫,實施程序化免疫;家禽散養戶要迅速開展高致病性禽流感強制免疫。同時養禽場(戶)加強了對候鳥侵入的防控管理,防止候鳥傳入病毒。加大養殖環節監測排查,定期開展疫病監測和流行病學調查,發現疑似癥狀或大范圍不明原因死亡要按照“早、快、嚴、小”要求做好處置工作,嚴格防止擴散蔓延。同時做好相關人員生物安全防護,避免人員感染。
突出消毒滅源,強化阻斷病源。重點對轄區內養殖場(戶)圈舍及周邊環境、養殖密集區域、屠宰場、動物無害化處理收集點、生豬運輸車輛、農貿市場、餐飲企業、食堂、超市等區域開展全方位地毯式消毒滅源工作。
突出重點防控,強化非洲豬瘟防控。各鎮(街)、區級有關部門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和工作職能職責分工,密切配合,聯防聯控,切實加強養殖場(戶)排查和日常監管,切實加強生豬及產品調運監管,切實加強農貿市場、超市、凍庫等生豬產品的質量監管及嚴格規范餐廚剩余物(泔水)的收集處理監管,嚴禁泔水喂豬,全力以赴打贏非洲豬瘟防控持久戰。
突出制度落實,強化規范化處理。各鎮(街),區級相關部門高度重視病死動物及病害動物產品的無害化處理工作,對病死、死因不明的動物及病害動物產品按照屬地管理原則、部門職能職責、不宰殺、不食用、不銷售、不轉運、不丟棄、一律集中無害處理“五不一處理”原則及時規范化處理。同時對收購、運輸、屠宰、加工、銷售病死動物及病害動物產品的違法行為要依法嚴厲打擊。同時針對人畜共患病防控工作。進一步落實好布病和結核病等人畜共患病的防控工作,對監測結果陽性的動物必須按規定及時進行處置。加強狂防工作的組織領導,確保狂防工作各項措施落到實處。廣泛開展人畜共患病防控科普知識宣傳,提高養殖場業主和從業人員防護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減少人畜共患病的發生、傳播,確保公共衛生安全。
突出應急反應,強化保障工作。建立健全重大動物疫情快速反應機制,切實做好應急物資儲備,建立應急隊伍。嚴格動物疫情報告制度,一旦發生疫情,要嚴格按照“早、快、嚴、小”原則,按照法律法規和防治技術規范要求進行處置,最大限度控制疫情的發生和蔓延,將影響和損失降到最小。同時做好輿論和防控知識宣傳引導,杜絕不實信息擴散。(余 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