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上午,內江市市中區民政局局長申太友將“全國優秀城鄉社區工作者”獎章交到了玉溪街道腳盆田社區黨委書記、居民委員會主任羅霞手中,同時授予她的還有“四川省基層治理示范社區”獎牌。作為被國家民政部表彰的全國498名優秀城鄉社區工作者之一,羅霞是內江市唯一獲此殊榮的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
“她講政治、講廉潔、講奉獻,做好社區帶頭人;她重服務、重提升、重融合、做好居民貼心人;她勇突破、勇探索、勇創新,做好試點探路人。她就是玉溪街道腳盆田社區書記羅霞?!痹谒拇ㄊ∶裾d當初推薦羅霞作為“全國優秀城鄉社區工作者”候選人的推薦表上,對她有這樣的評語。
講政治、講廉潔、講奉獻,做好社區“帶頭人”
旗幟鮮明講政治。緊扣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一主線,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和黨的十九屆五中、六中全會精神,“學習強國”APP學習積分逾5萬分。
廉潔自律做表率。帶頭簽訂《黨風廉政建設目標責任書》,壓實“一崗雙責”,多形式宣傳推廣“小微權力一點通”,保持懲貪治腐高壓態勢,組織黨員收看廉潔警示教育片,及時通報違規違紀典型案例,引導黨員不越“雷區”、不踩“紅線”、堅守“底線”。
堅守崗位講奉獻。心系群眾講奉獻。在疫情爆發初期,她不懼危險,帶頭入戶,落實居家觀察“五個一”,做摸排、做宣傳,積極投身一線防疫及抗疫工作。她心系群眾,在父親病重時也不例外,社區、醫院來回跑,只要組織召喚、居民需要,她必到現場。
重服務、重提升、重融合,做好居民“貼心人”
她從提升為民服務軟實力入手,制作樓棟業主通訊錄,拉近鄰里距離,引導居民自行解決漏水等問題,提升自治能力;推行錯時上下班舉措,中午落實專人留守,讓上班族等辦事群眾午休時間也能順利解決問題;建立為民辦實事臺賬,以“入戶詢問、現場查看、社區登記”多種渠道收集居民需求,解決太子路61號居民摸黑出行等諸多難題。
她從提升居民居住環境入手,面對棚改征收難題,學習成都北改經驗,打破傳統拆遷模式,在全市率先以自治改造的方式推進,民主選舉產生的19名自改委成員參與棚改全過程,啟動簽約30天時間簽約率達到99.17%,實現了“拆遷零上訪、補償零糾紛、違建零賠償”,并獲居民送“心系百姓,為民解憂”的錦旗。
她從促進城鄉融合入手,積極解決新劃轉代管區域環境衛生差、安全隱患多等問題。對殘疾人、低保戶等困難人群逐一走訪,予以關愛;充分激發群眾主人翁意識,引導居民積極參與環境衛生大整治,營造共建共管氛圍,共創美好城鄉環境。
勇突破、勇探索、勇創新,做好試點“探路人”
積極探索,創新形成“144”工作機制,即黨組織為核心,引領社區居委、社區監委、自管委、自改委“四委聯動”,推進基層自治、區域共治、厲行法治、強化德治“四治一體”建設,取得了在黨建引領下基層治理能力的全面提升。
積極探索“自管委”模式,實現居民事情居民管。在無物業小區、老舊樓棟院落探索網格(小區)黨組織領導下的城市基層治理“自治管理委員會”模式(簡稱“自管委”),引領居民群眾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督,黨建引領“自管委”經驗在全市推廣并入選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出版的《旗幟——基層黨建與民生發展優秀案例集》。
據了解,自從2010年11月參加社區工作以來,羅霞先后在市中區玉溪街道晏家灣社區、腳盆田社區工作,并于2013年12月起擔任腳盆田社區黨委書記、居民委員會主任至今。在此次擠身“全國優秀城鄉社區工作者”之前,羅霞還曾于2016年6月榮獲“內江市優秀共產黨員”、2021年6月榮獲“四川省優秀黨務工作者”等榮譽,成功實現“三級跳”。(周夢蝶 四川法制網 高 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