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納溪區檢察院按照四川省人民檢察院“一院一品”培育創建工作要求,以瀘州市人民檢察院“心·行”行政檢察品牌建設為導向,主動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緊緊圍繞綠色高質量發展主線,打造“心·行-清政”檢察品牌,做深做實行政違法行為監督,助力“府檢聯動”,助推法治政府建設。
一、強化制度聯動,助推法治政府建設
一是建立“府檢聯動”機制。同區政府會簽《關于建立府檢聯動機制的意見》,明確優化營商法治環境、推進社會治理創新等十四項重點工作內容,實現行政與檢察的良性互動,提升行政執法和檢察監督水平,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二是搭建平臺凝聚行政違法行為監督共識。聯合區委政法委印發《關于推進行政違法行為檢察監督工作的實施辦法(試行)》,組織13個鎮(街)、20家行政機關召開深化行政檢察監督與規范行政執法工作推進會,對行政違法行為監督工作進行解讀和部署,爭取行政機關的理解和配合。三是借力“護航民生民利”專項監督。聚焦黨委政府關注、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充分發揮“行政+檢察”職能優勢,全面加強行政機關與檢察機關在營商環境、生態保護、醫療衛生等多領域聯動協作,聯合區市場監管局、區公安局、區綜合執法局、區醫保局等13家單位會簽《關于深化行政檢察監督與規范行政執法工作協作、配合機制》,構建高效化、制度化、常態化的工作運行機制,推動形成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的效能疊加。通過搭建平臺,調取區市場監管局、區綜合執法局、區自然資源局等重點行政機關1000余冊行政執法卷宗進行實體和程序審查,對發現的違法行為均制發檢察建議予以糾正。
二、強化履職聯動,服務法治政府建設
一是踐行穿透式監督理念。牢固樹立“在辦案中監督,在監督中辦案”的意識,積極發揮“一手托兩家”作用,在辦理行政生效裁判、審判程序和執行活動監督案件中注重同步審查行政行為的合法性,針對個案中發現的行政執法普遍問題,延伸監督觸角,推動依法行政。如在辦理孔某某與納溪區某鎮人民政府土地權屬確權行政糾紛檢察監督案中,經仔細審查發現某鎮人民政府在行使土地確權職能時存在程序違法、不規范的行為,遂對該人民政府制發糾正違法檢察建議,并積極化解因此引發的行政爭議,在辦案人員多次走訪、組織調解、釋法說理后,該人民政府采納檢察建議及時糾正了違法行為,本案爭議也得到實質性化解。二是深化行政執法檢察監督。著力強化對行政執法活動的有效監督,在區應急管理局、區生態環境局、區民政局、區綜合執法局掛牌設立行政檢察工作站,采取派出檢察官定期到上述掛牌單位坐班、不定期召開座談會等方式開展工作,有效推進了行政機關依法、規范、高效履職。三是把檢察建議做成剛性、做到剛性。依托黨委政府將檢察建議回復及辦理情況納入全區綜合目標績效考核項目這一有力舉措,將人民法院和行政機關對發出檢察建議的回復和整改落實情況作為評判其工作成效的“指揮棒”,確保監督有質量、有效果。
三、強化監督聯動,保障法治政府建設。
深刻認識行政違法行為檢察監督在推進社會治理、助推法治政府建設中的重要作用,探索人大監督和檢察監督一體化監督機制,完善人大支持檢察監督機制。針對檢察監督中的痛點、難點問題,積極爭取區人大常委會對檢察機關開展行政違法行為監督工作的支持。2023年11月,區人大常委會專題聽取納溪區檢察院關于開展行政違法行為檢察監督工作的情況匯報,并審議通過《關于進一步加強行政違法行為檢察監督工作的決定》,為檢察機關依法履行法律監督職能,助推法治政府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持。
下一步,納溪區檢察院將繼續積極探索,主動作為,以品牌建設助推行政檢察工作高質量發展,構建“府檢聯動”新格局,在推進法治政府建設進程中不斷貢獻檢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