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巴州在如何便民、惠民、利用上狠下功夫,采取有效措施,切實緩解群眾“看病難”、“看病貴”。一是讓患者有地方看病。以健康扶貧為依托,全區所有鄉鎮(含撤并鄉)、每個街道辦事處都有1所由政府舉辦的示范衛生院和示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每個行政村至少有1個標準化村衛生室,有醫有藥、能防能治。二是讓患者看得好病。近2年來,地方財產共落實衛生健康事業專項發展資金2000余萬元,為全區所有鄉鎮(中心)衛生院、部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配備了救護、建起了中醫館、國醫堂,為所有貧困村衛生室建起了中醫角,并配置了必務的設施設備。利用東西部扶貧協作項目,開展了“健康知識村村講”,分批次對全區400余名鄉村醫生進行了業務知識、管理能力提升等方面的專題培訓。實行區、鄉鎮、村三級醫療機構結對幫扶制度,區級醫療衛生單位、中心衛生院從人才免費培訓、下鄉指導、義診服務、資金設備支持等渠道對邊山落后鄉鎮衛生院、貧困村衛生室進行定點幫扶。全區各醫療衛生機構每年派往上級醫院進修、培訓學習的人數不低于專業技術人員總數的15%。三是讓患者看得起病。一方面不斷完善醫療保障方案。對建檔立卡貧困戶參?;鹑坑蓞^財政代繳,為符合條件的貧困患者辦理大病、慢病特殊門診,并做到應辦盡辦。認真落實“十免四補助”等醫保惠民政策,區域內住院貧困患者自付費用嚴格控制在10%以內,全面落實大病救助、愛心基金救助等救助政策。另一方面,各醫療衛生單位積極為“三無患者”開展減免醫藥費用、捐款捐物等愛心救治活動。自今年5月中旬起,區紀委、區衛健系統、區醫保系統聯合開展“大處方、泛耗材”等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徹底整治損害患者利益的醫療亂象。四是讓患者看病滿意。實施放心、順心、舒心、動心“四心”服務工程,區衛健局和全區各醫療衛生單位均設置了專項整治和行風整治舉報電話、投訴信箱,常年聘請“兩代表、一委員”和群眾代表為衛健系統的行風監督員和民主評議員。適時向群眾發放行風測評表,全面收集促進衛健事業高質量發展、推動行業形象提升等方面的意見和建議。區紀委監委駐區衛健局紀檢監察組、區衛健局黨組定期對衛健系統的廣大黨員干部開展廉政建設、醫德醫風建設等方面的教育,切實筑守拒腐防變的思想道德防線。積極開展爭創“人民滿意醫院”、爭做“人民滿意醫務人員”等活動,以范帶動,推動衛健行業形象全面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