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堅定“以防為主、防重于搶、常備不懈”基本方針。召開8次防汛減災專題會,及早部署,搶抓防汛減災主動權。累計排查各類點位789處,立查立改、邊查邊改、長期整改145處。強降雨過程中實行防汛人員全員在崗,即時開展災害易發區、水庫巡邏累計1200余人次。嚴格執行工程出險分管領導、工程人員、應急隊員第一時間趕赴現場。
(2)高位推動三大基礎水利建設。全面提速15座病險水庫整治,確保“七上八下”主汛期前竣工;集中攻堅清江鎮、大和鄉重點區域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實現農田利用生態化、安全化、可持續化;突出山洪災害易發區防治,加快曾口山洪溝治理前期工作,重新制作11個鄉鎮宣傳欄,完善38個關鍵薄弱點應急預案,統一規范設置標識標牌、張貼“轉移路線”120處。
(3)以“四化”夯實防汛減災基礎保障。預警精準化。利用20 個自動雨量站、5個自動水位站、7個視頻監測站,全天候監控雨水情動態變化,強化氣象、水文多部門會商研判,利用55個預警廣播和信息發送平臺及時發布預警信息70萬條。督查常態化。緊盯汛前排查重點,抽派15人“整改回頭看”;嚴格執行雨前、雨中、雨后關鍵環節“三查”,累計督查80余次。應急系統化。10人專家組和20人搶險組24小時待命,補充編織袋、救生衣、沖鋒舟等防汛物資近30萬元。值守規范化。每日嚴格落實“2名科級領導+2名值班人員”防汛值班制度,實行“有事報情況、無事報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