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成都崇州“惡犬咬傷女童”事件后,一石激起千層浪,犬只管理話題被推向了輿論的風口浪尖。各地相關職能部門立即舉一反三查漏補缺,加強對城市犬只的管理工作。拋開獵犬傷人這一悲劇事實,犬只歷來是與人類較親近的動物之一,與之結下了深厚感情。犬只管理,一面關系著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安全,一面也關聯著愛狗人士的情感需求、感情寄托。
作為城市管理執法部門,德陽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在犬只管理相關法定職責中,具有“對在城鎮住宅區內飼養家畜家禽,飼養寵物和信鴿影響環境衛生和周圍居民正常生活的行政處罰”這一權力事項。同時,作為環境衛生和公園管理部門,也承擔著清理犬只排泄物和維護公園秩序的重要任務。在犬只管理工作中,既是執法者,也是服務者。
公園犬只管理的“普遍“與”特殊”
德陽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利用城市公園LED顯示屏等公共宣傳載體,循環播放犬只管理相關規定、宣傳標語,營造社會氛圍,引導市民養成文明養犬習慣。為避免市民在公園游玩時被犬只傷害,日常工作中,安保人員對流浪犬只進行巡查,若發現偷入園的流浪犬只,管理方立即聯系公安部門進行處置,迅速疏導游客并實施安全管控。對于封閉性公園,如德陽市石刻公園,管理方制定了“禁止攜帶犬只等寵物進入公園”的規定,但對于盲人、肢體重殘人士等行動不便的特殊群體,經檢查登記后,允許其攜帶導盲犬、扶助犬入園,體現人性化的管理服務理念。公園管理人員在實施以上管理規定時,偶爾會遇到市民不理解、不支持的情況,在做好解釋溝通后,基本都能消除誤解,贏得理解和支持。
街區犬只治理的“分治”與“合力”
由于德陽市目前沒有正在實施的地方性犬只管理辦法,公安、衛生、畜牧獸醫、城市管理等部門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四川省城鄉環境綜合治理條例》《德陽市城市管理條例》等相關條款各司其職,這是犬只管理的“分治”。為打出犬只管理“組合拳”,形成“合力”,維護社會和諧穩定,10月20日,在旌陽區人民政府的主導下,德陽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執法支隊旌陽區大隊積極配合旌陽區綜合執法局、旌陽區公安分局等部門,聯合開展流浪犬專項治理行動,免費發放牽引繩、倡導文明養犬理念。此次聯合行動,只是德陽市城市管理執法力量下沉后,開展聯合執法行動的一個縮影。日常工作中,在轄區政府或職能部門牽頭下,多部門聯合執法情況還涉及到市容治理、違法建設治理等多方面。
環境衛生管理的“困惑”與“突破”
不文明養犬除了影響他人正常生活、威脅他人人身安全,最讓環衛工作人員頭疼的便是犬只隨地大小便行為。無論是公共綠地中,還是大街小巷的道路上,都可能出現不文明犬只的排泄物。德陽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在履行“飼養寵物影響環境衛生”行政處罰權時,積極踐行“721”工作法(即70%的問題用服務手段解決,20%的問題用管理手段解決,10%的問題用執法手段解決),把優化服務、強化管理、嚴格執法貫穿始終,變被動管理為主動服務,積極通過普法宣傳,提升市民法律素養,引導行動自覺,同時環衛工作人員盡職清理犬只排泄物,確保城市環境的干凈整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