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攀枝花市仁和區法院堅持以高質量黨建引領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始終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深入探索黨建與多元解紛、鋒模范作用,訴訟服務有機結合的切入點,充分發揮黨員的先助推司法服務全面提質增效,訴訟案件數量有效下降。2023年受理各類案件6888件,同比下降12.8%。
一是黨建引領助推訴訟服務優化。統籌推進黨員先鋒崗、窗口服務建設,將訴訟服務中心打造成回應群眾司法需求的第一窗口,設立黨員先鋒窗口,在提供當事人訴訟服務的同時,主動向群眾宣傳黨的創新理論、方針政策、法律知識。深度融合線上線下訴訟服務,暢通網上立案渠道,融合運用訴訟服務大廳、訴訟服務網、郵寄立案、跨域立案、12368訴訟服務平臺等方式,實現一站通辦、一網通辦、一次通辦。2023年我院在全國法院訴訟服務質效平臺得分90.8分,在全省188個基層法院中位列第六、全市法院第一。現場提供法律輔導7200余人次,共辦理網上立案3412件,現場登記立案4218件、郵寄立案422件。
二是黨建共建助推多元解紛聯動。立足司法職能定位,將“府院聯動”模式與訴源治理工作有機融合,主動將多元解紛機制融入區委領導下的社會治理大格局,通過加強與相關職能部門黨支部的對接互聯,以黨建共建助推形成“法院+工會”“法院+婦聯”“法院+市場監管”等工作模式,實現“黨建網”與“多元解紛網”雙網融合,助力社會矛盾糾紛化解工作取得成效。2023年我院訴前調解案件750件,訴前調解成功分流率為36.34%,位于全市前列。
三是黨建品牌助力基層社會治理。擦亮“法映仁和”黨建品牌,建強黨員法官先鋒隊,引導黨員法官進村入戶、進校入園,積極開展上門送法、普法活動,依托“法律七進”開展普法宣傳活動28場,以“一對一、面對面”形式開展法律指導100余次,切實將法治理念和法律知識送到群眾身邊、根植群眾心里,營造良好法治氛圍。人民法庭黨支部持續深化“一庭一特色、一庭一品牌”工作,結合各自法庭工作實際,著力打造“無訟社區”“童心·同德”等特色品牌,增強鄉村司法供給,不斷提升鄉村治理水平。( 曾宇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