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感謝你們了,挽救了我們即將破碎的家庭。“近日,通川法院復興法庭聯合婦聯及人民調解員,通過釋法明理,化解了一場家庭矛盾。
2024年4月的一個早晨,劉大姐早早地來到了復興法庭。經法庭仔細了解情況,得知其丈夫前一天晚上因為家庭瑣事控制不住自己,動手打了劉大姐。法庭立即傳喚來劉大姐的丈夫,并通知婦聯及轄區調解人員到庭。經了解得知二人都是外地人,背井離鄉來到達州三十余年了,子女早已成年結婚。二人相依為命感情本來很好,這幾年因為男方愛上了釣魚,雙方開始出現矛盾。
法官及調解員分別給雙方做工作,并叫來他們的子女,雙方最后握手和好,男方向女方進行了深刻的檢討,法庭也向其宣傳了家庭暴力的危險性和法律后果,女方也同意男方在一定限度內釣魚。一場家庭矛盾在“家長里短慢慢談”工作室的調解下得到了化解。貫通共治紐帶,合力實現矛盾糾紛源頭化解。
“家庭糾紛往往涉及深厚且復雜的情感糾葛,這使得案件的處理不僅僅是法律問題,還需要考慮情感因素的妥善處理。”復興法庭庭長向鍔就如何妥善化解家事糾紛給出了“新辦法”。據了解,在通川法院黨組的牽頭下,復興法庭積極推動轄區訴源治理,進一步推行 “家長里短慢慢談”工作室。該工作室今年多次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婦聯執委等參與調解,同時邀請轄區威望高、調解能力強的社會各界人士擔任義務調解員,與法官合力化解矛盾糾紛。2024年至今,該工作室參與調解100余次,調解和好未進行訴訟案件30余件,調解成功案件60余件。
據介紹,近年來,復興法庭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主動融入轄區基層社會治理,強化人民法庭職能作用,推動矛盾糾紛源頭預防、前端化解,打造出通川轄區家事審判好“楓“景。
(向鍔 王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