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矛盾已經好幾年了。鄭法官,謝謝你,要不是你傾聽我們的意見,給我們想法子,我們的矛盾不可能這么快圓滿解決!”近日,大竹縣人民法院石河人民法庭成功化解了一起民間借貸糾紛。事后,當事人通過電子郵件發來了一封感謝信。
事情還得從三年前說起:原告李某山與被告李某琴、李某勇系堂兄弟姐妹關系。原告在二被告介紹下,由二被告操作在某平臺投資炒外匯。原告擔心資金安全,二被告便向原告出具借條兩張,借條上詳細載明了欠款人、借款金額、時間和還款期限,并約定了相應利率,兩次借款金額共計13萬元。后該平臺發布暫停自主交易通知,二被告又向原告出具還款說明一張,詳細說明了還款金額和還款時間。還款期限屆滿后,二被告僅歸還原告5000元。為索要借款,原告多次與二被告協商未果,三人關系急劇惡化,矛盾升級。后原告訴諸法院,為解決糾紛,承辦法官多次與原告溝通,耐心細致地做調解工作。在調解過程中,原告突然向法官下跪,淚流滿面,眼里卻露出對二被告的恨意,讓承辦法官感覺到該案有民轉刑的風險。承辦法官一邊耐心傾聽原告心中的不滿,并想方設法安撫其情緒,一邊積極聯系二被告,告知其相關法律規定,勸解雙方切莫因為金錢糾紛斬斷血緣親情。同時考慮到二被告生活現狀,經與原告溝通,將還款期限適當延長。最終,雙方達成和解協議,原被告化干戈為玉帛,親情重續。這才有了開頭的一幕。
一封真誠、溫暖的感謝信不僅寄托了當事人對法官的感激,也表達了當事人對法院司法為民、公正司法的一份認可與肯定,更是對法院工作的理解和信任。信件雖短、紙短情深,下一步,大竹縣人民法院將積踐行“如我在訴”的司法理念,千方百計解決群眾困擾,在法律框架內尋求矛盾糾紛最優解,讓人民群眾對公平正義更有感、更可期。
(陳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