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達州市大竹縣司法局、大竹縣教育局聯合在大竹縣第九小學開展了主題為“守未成長 利劍護蕾”的未成年人保護法治宣傳活動。此次活動通過案例講解、互動問答、宣傳單發放等多元形式,為學校學生送上了一堂生動的法治教育課。
活動聚焦“校園欺凌”與“性侵害”兩大主題,大竹縣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王慧律師結合電影《少年的你》和邯鄲某中學案件等社會熱點事件,詳細講解了什么是欺凌、欺凌的常見表現、欺凌的特點、正確面對欺凌行為等知識,還重點解讀了《刑法》中的部分條款,深入剖析了欺凌行為的法律后果及心理危害,希望大家不做受害者、不做欺凌者、不做附和者或冷眼旁觀者。
針對青春期性侵害風險,王慧律師詳細講解了什么是性侵、性侵的常見類型、可能引發性侵的原因、如何預防性侵害等,并通過“13歲女生交友涉案”等案例,警示學生要慎重交友、不進入網吧、酒吧、KTV等娛樂場所、不隨便在他人家過夜等,希望學生筑起思想防線,提高識別能力,學會保護自己。
活動現場,工作人員向學生發放了《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小學生防性侵害知識宣傳》等各類宣傳單共計600余份。宣傳單以通俗易懂的語言、漫畫圖解形式,歸納了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10大亮點、什么是性侵害、如何預防性侵害、哪些時間和地點容易遭受性侵害、如何預防校園欺凌等。此外,宣傳單還特別設計了“我讀,父母聽”板塊,鼓勵學生帶回家與父母共同學習,推動法治教育從校園延伸到家庭。
活動尾聲,分管安全工作的副校長潘雨星強調,學校是學生成長的搖籃,今后將繼續加強法治教育,為每一名學生筑牢安全屏障。潘雨星學生提出,敬畏法律,不做施暴者也不做沉默者;互幫互助,發現異常情況及時報告;專注學業,以積極心態面對青春期的挑戰。
潘雨星還就青春期繞不開的話題——如何正確看待對異性的好感,與大家進行了交流。她指出,初中學生正處于青春期,情感開始萌芽,對異性產生好奇和好感是正常的,但過早涉足情感關系會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如影響學習、心理發展不成熟可能引發誤會或傷害等。她希望同學們正確看待這份情感,保持適當的距離,專注于自我成長。
據介紹,今后,大竹縣第九小學將常態化開展法治宣傳教育活動,通過講座、班會、國旗下演講等多種形式來宣講,讓法治意識深植青少年心中,筑牢青春防線,讓青春在法治的陽光下綻放得更加燦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