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忠潤,女,漢族,1968年6月出生,1990年7月參加工作,從事審判工作三十三年,現任龍馬潭區(qū)法院審判委員會專職委員、三級高級法官。
時光荏苒,她已在基層法院的審判一線上奮戰(zhàn)了三十余年,褪去青澀,如今的她已經是資深老法官、庭室“大家長”。不變的是,她始終把維護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作為工作的座右銘。而最讓同事津津樂道的,是她那“小”案“大”辦、小“題”大“作”的工作態(tài)度。“物業(yè)糾紛、合同糾紛、鄰里糾紛……這些都是與群眾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民生“小案”,跟其他金融案、涉“黑惡”犯罪案、暴力犯罪等案件相比,其涉案人數、金額、程序等,都要相對簡單。但每個“小案”背后都可能涉及幾個甚至幾十上百個家庭的民生大事,關系到每個群眾的正當權益,這是最需要辦好的實事。”
在審理多名出租車司機與瀘州市某公司掛靠合同糾紛案時,傳出出租車司機正在醞釀聯(lián)合罷工消息,她并沒有因為案件變得“棘手”而急躁或氣餒,而是敏銳的察覺到了傳統(tǒng)的出租車行業(yè)在市場新生事物的沖擊下出現的生存壓力,“洞察到當事人的內在需求才能找到徹底解決爭議的最優(yōu)方案。”她立即組織出租車司機開展座談會,聽取各方面的訴求和苦衷,打開溝通渠道。隨后走訪了出租車管理辦公室和行業(yè)協(xié)會,了解對出租車公司管理的要求和相關政策,一次又一次的聯(lián)合管理部門和行業(yè)協(xié)會做好疏導工作,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建議各出租車公司根據市場行情對管理費用作出調整。在她的調解下,出租車公司根據各車的情況重新制定掛靠合同,勞動者權益保障得到進一步增強,案件最終得以圓滿解決。有當事人激動地握著她的手說:“今晚終于可以睡個安穩(wěn)覺了,謝謝法官!謝謝你從心底里為我們考慮!”
民商事審判工作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較多。為了不斷總結提煉審判經驗,探索審判規(guī)律,更好地服務民商事審判工作的開展,她積極參加對疑難案件、新類型案件和重大影響案件的審理和調解工作。遇到從未涉及領域的案件,她可以連續(xù)幾個周加班伏案攻讀相關領域的專業(yè)術語、法律條文、案例文獻。“只是深夜回家后看著熟睡的孩子,還是常覺虧欠。”她笑著坦言。
在審理婚姻家庭糾紛案過程中,子女因離婚引發(fā)的心理問題已經成為夫妻在婚姻關系期間應當重視和解決的問題,作為一名法官,也作為一名母親,每每看到孩子在父母雙方的爭吵聲中那雙緊張不安的眼睛,她就覺得分外揪心。她把子女的撫養(yǎng)教育作為審理重點,自學心理知識,凡涉及子女撫養(yǎng)教育的案件,結合孩子的成長需要,她都一一和父母雙方進行溝通,促使在孩子的撫養(yǎng)、教育、探視問題上達成共識,盡量降低因父母離婚給孩子造成的心理傷害。
最美不過夕陽紅,今年已經55周歲的她始終堅守人民法官的職業(yè)道德,忠誠維護法律的神圣與尊嚴,以扎實的法律功底、豐富的審判經驗和優(yōu)秀的庭審駕馭能力,描繪出當代女法官勤奮、敬業(yè)、奉獻的品質與風采,贏得了當事人的一致信任和好評。她先后被評為“優(yōu)秀黨務工作者”“信訪維穩(wěn)先進個人”,承辦的案件被評為2019年瀘州市法院“十佳庭審”,多次被區(qū)委、區(qū)政府記嘉獎,被區(qū)委記三等功。
“小案件關乎著大民生”,她堅持用心用情辦好關系民心向背的“小案”,久久為功解決好群眾關心的“難事”,在司法為民的道路上,她將始終懷揣熱忱,書寫赤誠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