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開庭!”隨著一聲清脆的法槌聲敘州區人民法院敲響了2025年巡回審判“第一槌”
尊老、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家庭關系中親情往往是最緊密的紐帶,近日,橫江法庭在橫江鎮油房村當事人家的院壩里公開審理了徐某某訴四子女贍養糾紛一案。
原告徐某某八十五歲高齡,無勞動能力,年邁體弱,每月收入微薄,難以維持自身生活。原告與亡夫婚后育有七個子女,其中三個子女已故。原告隨三兒子生活,母子常因家庭矛盾發生爭吵,經村委多次調解亦未化解矛盾且未達成一致贍養意見,原告遂訴至法院。
贍養糾紛案件,修復各方血濃于水的親情關系比一紙判決更加重要。案件受理后,承辦法官向各方當事人及所在村委了解到,案涉家庭成員間矛盾糾紛錯綜復雜多年未走動。在初步了解案情后承辦法官明白要以情為“線”縫合親情裂縫,才能真正實現案結事了。
考慮到徐某某年歲已高、身體狀況不佳,且該案所涉贍養糾紛系與群眾息息相關的民生問題,承辦法官決定將法庭搬至當事人“家門口”,巡回審理此案。
在庭審過程中,承辦法官認真傾聽雙方當事人意見,逐一總結、解決矛盾爭議點。
庭審結束后,承辦法官再次從法律、倫理、親情等方面對當事人進行耐心釋法明理并將普法宣傳手冊發放到現場觀看庭審的村民手中,針對此類贍養糾紛案件涉及到的法律問題,通過典型案例和《民法典》中的具體法律規定,耐心解答群眾咨詢的法律問題。
家事案件的審理浸染著人間煙火,關系著家庭成員的切身利益,更關系著社會秩序的和諧穩定。巡回審判不僅解決了老人“贍養難”問題,還修復了破裂的親情,減輕群眾訴累,普及法律知識,具有深刻的教育意義。今后敘州區法院將繼續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加大巡回審判力度,依法妥善審理家事糾紛案件,用法治力量為美好生活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