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坡法院堅決扛起“天府糧倉”首提地的首位司法擔當,持續深化“法護糧倉·沃野天府”“1+5”司法保護實踐,服務和保障新時代更高水平“天府糧倉”示范區建設。
一、構建糧倉保護“四梁八柱”
1、凝聚創建共識
自覺站位“國之大者”、將“天府糧倉”示范區建設作為全院“一把手工程”,建立工作專班,黨組書記、院長負總責,常務副院長每月調度、謀劃舉措,有力推進創建工作。
構建共建格局
以“府院共建”牢牢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糧食安全底線。
3、強化載體建設
2023年5月,省法院批復同意在眉山市設立全省首批“天府糧倉”司法保護示范基地;同年6月6日,在東坡區太和鎮永豐村正式揭牌;同步啟動“法護糧倉·沃野天府”司法實踐“1+5”模式。
4、構建共治格局
2025年5月,東坡法院聯合區檢察院、區公安分局等七家單位,在永豐村簽署《東坡區耕地保護司法與行政協作機制》。
二、筑牢耕地保護“法治屏障”
1、探索集中管轄
建立涉農案件立審執機制;調整東坡法院富牛法庭集中管轄東坡區范圍內涉農民商事案件;三年來共審結涉耕地、種業、農藥、糧食買賣合同等涉農案件251件;同時組建刑事、行政、民事涉農案件合議庭和涉農專業化人民陪審團隊。
2、嚴懲破壞耕地刑事犯罪
近三年,共受理8起涉耕地刑事犯罪案件。
案例:某化學公司將總鎳濃度超國家標準60倍的廢水排入思蒙河支流后造成耕地污染,法院依法認定其構成污染環境罪,對該公司處以罰金五萬元,判處公司負責人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督促該公司修復污染耕地并賠償了全部耕地修復費用。
3、依法支持耕地保護行政行為
近三年,共受理5起涉耕地行政訴訟案件。
案例:某苗木種植專業合作社經營者謝某,將本已復墾的10.27畝土地交由某公司施工項目部使用,該項目部在未辦理臨時用地手續的情況下,在案涉地塊上堆放工程機械、設備、材料等,致使原已復墾的土地再次遭受破壞,無法種植農作物。在東坡法院依法審理過程中,及時聯動行政機關、檢察機關,督促相關責任主體實施復墾工作,最終被占用的10.27畝土地全部復墾。
4、妥善化解耕地保護民事糾紛
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深化多元解紛“眉山實踐”,依托東坡區法院“調解中心”等一站式解紛平臺;整合市場化多元解紛資源;運行線上“搶單”分案、線下專業“兜底”深度融合的糾紛前端化解模式。
三、打造護糧興農“服務體系”
1、開展巡回審判
建立“天府糧倉”司法保護巡回辦案點,到案涉農田所在地、村委會開展巡回審判、案件回訪13次。
2、強化溝通協作
加強與農業農村、自然資源、生態環保等有關行政機關的溝通協作;常態化開展耕地保護、農資矛盾、府院協同等問題研究;與公安、檢察、司法以及環境資源行政主管部門共商符合土地環境司法規律的審判執行方式。
3、加強法治研究
與四川農業大學法學院共建“天府糧倉”法治研究中心;以“院校”協作方式強化法治惠農助農。
四、探索構建協同保護格局
1、加強訴訟服務
設立“天府糧倉”司法助農服務站;開展法律助農宣傳咨詢、法律助農糾紛化解,近三年該服務站共接受現場咨詢53件,線上咨詢261件。
2、加強普法宣傳
近三年共開展直播普法、法律宣講、走村入戶等多形式的普法活動 26次,以法治手段助力提升耕地保護意識。
未來,我們將繼續以法為犁,以嚴密法網守護每一寸沃土、每一穗稻菽,讓“天府糧倉”底色更亮、成色更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