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屏山縣人民法院創新運用“背靠背調解+云上送達”模式,成功化解一起“送達難”民間借貸糾紛,以司法智慧打通公平正義“最后一公里”。
“送達難”成案件梗阻 微信破局搭建溝通
被告陳某某因涉及多起案件,長期“玩失蹤”,此前多個案件均通過公告送達完成訴訟程序。本案中,電子送達因“號碼停用”失敗,郵寄送達遭“查無此人”退回,案件一度陷入僵局。承辦法官抱著“試一試”的心態,通過企業信息公示平臺添加陳某某微信,意外獲得通過。法官以微信送達起訴狀、證據等材料,并同步開展法律釋明,陳某某終于承認借款事實,但表示“一次性還款壓力巨大”,希望分期履行。
“云端+線下”柔性調解 還款分期促案結
針對陳某某“還款能力不足”的實際情況,法官啟動“背靠背調解”:線上通過微信與陳某某協商還款計劃,線下與原告李某某溝通分期可行性。法官向李某某釋明,陳某某名下確無財產可供執行,若堅持訴訟可能面臨執行難風險,而調解分期既能保障債權,又給予被告“喘息空間”。經多輪協商,雙方最終達成調解協議:陳某某分6期償還借款本金1.1萬元。
司法為民:讓“失聯者”重連
本案中,屏山法院突破傳統送達方式,以“微信送達+云上調解”實現“零接觸”高效解紛,既降低當事人訴訟成本,又避免案件“空轉”。承辦法官表示:“送達不是終點,解決糾紛才是目的。對‘失聯’被告,我們主動‘加好友’‘拉家常’,用耐心和誠意喚醒責任意識,讓司法既有力度又有溫度?!?/span>
法官提醒:
民間借貸應簽訂書面合同,明確借款金額、利息、還款期限等;借款人若遇還款困難,應主動與債權人協商,避免因失聯引發訴訟風險。屏山法院將持續深化智慧法院建設,讓科技賦能司法,為群眾提供更便捷、更高效的解紛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