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據破局:穿透財產迷霧
案件受理后,法官啟動"三段溯源法"鎖定關鍵事實:
權屬溯源:核查購房合同、付款憑證,確認原告婚前首付15萬、婚后共同還貸26.8萬(貸款總額34萬)
債務穿透:比對銀行流水,認定原告婚后向母親借款15萬用于提前還貸的性質
剩余負債:查證尚余8萬元房貸未清償
48小時內完成《房屋權屬時間軸》《債務構成樹狀圖》兩份核心證據清單,為調解奠定事實基礎。
創新解法:構建“三線平衡”模型
運用"權益置換公式"設計解決方案:
房屋現價值 = 原始購入價 - 虧損部分
原告權益 = 首付15萬 + 單獨還母親借款15萬 + 剩余房貸8萬
被告權益 = 婚姻存續期間共同還貸部分(26.8萬÷2=13.4萬) - 虧損部分
最終達成:
產權歸屬:房屋歸原告所有,剩余8萬房貸由其繼續償還
折價補償:原告支付被告11.5萬元(含房屋折價13.4萬扣除房屋折價及被告應付撫養費差額)
債務清理:7.2萬元婚姻期間未還房貸及15萬元母親借款由原告承擔
司法智慧:三重權益保障機制
本案調解凸顯三大創新:
撫養費動態抵扣:將《民法典》第1085條撫養費與1087條財產分割聯動處理
代際債務隔離:明確母親借款由原告單獨償還,切斷債務追索風險
履約保障設計:約定補償款劃轉方式,防止后續糾紛
"家事案件調解不能是簡單算術,而要做權益平衡的藝術。"法官劉波解釋:"我們通過可視化模型,讓當事人看清法律賬、經濟賬、親情賬,最終實現共贏。下一步,經開區法庭將持續深化“楓橋式人民法庭”建設,推動婚姻家庭糾紛從“事后化解”向“事前預防”轉型,以家庭和諧“小平安”護航社會大局“大穩定”。(陳 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