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陽中院堅持源頭治理、綜合治理、依法治理,綜合運用20分鐘登記立案、訴源治理、信訪積案排查化解、第三方參與等手段,妥善化解糾紛,實現矛盾糾紛不上交、不擴大,助力平安資陽建設,資陽市法院系統無“民轉刑”命案發生。
提高思想認識,加強組織領導
市中院成立訴源治理工作和涉訴信訪積案化解專項活動領導小組,切實提高政治站位、思想認識和行動自覺,把防范“民轉刑”案件作為活動重要內容統籌推進,堅持“一把手”親自抓,分管領導靠前抓,司調中心(訴訟服務中心)、立案庭具體抓,嚴格按照“一崗雙責”“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實行“責任制+清單制”,確保每個已經排查出的矛盾糾紛都到人到崗到責。
加強訴源治理,源頭上化解矛盾糾紛
著力加強基層基礎建設,將糾紛源頭預防與化解的端口前置前移。完善三級訴訟服務體系建設,市中院聯合市司法局等單位出臺《關于設立便民訴訟服務聯絡點的暫行辦法》,目前已設立便民訴訟服務聯絡點16個。2019年1至10月,全市法院訴訟服務點已成功化解了矛盾糾紛約700余件,全市基本形成了由黨委政府、人民法院、司法局、法學會、基層社區和人民調解組織等“N個部門”聯動的多元糾紛化解大格局。推動民商事案件萬人起訴率、一審民商事案件增長率納入市委目標考核指標,增強基層組織、責任部門實質化解糾紛的主動性和自覺性。截止2019年10月底,全市法院民商事案件萬人起訴率比去年同期下降12.70%,一審民商事案件增長率下降15.89%,訴源治理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強化風險評估,做好矛盾排查、化解
依托20分鐘登記立案制度和四川微法院平臺應用,大力推廣網上立案,暢通群眾解決訴求的渠道。雁江區法院近三年網上收案6047件,成功立案5578件,成功率92.24%,有效解決立案難和立案效率問題。強化立案和審理階段的矛盾甄別,認為屬于“四類案件”的,在審判管理信息系統中進行標識,實行全程監管,全市法院2019年1至10月共納入監管案件640件。
認真執行《案件風險評估實施細則》,全面貫徹落實案件信訪風險評估制度,建立和完善日常和重大敏感時段的信訪人、案(事件)的排查制度,實行臺賬動態管理。建立“院領導和庭室領導包案負責制”,全力做好信訪人的釋法明理和教育勸解工作。對暫時不能化解的案件,積極配合地方黨政做好信訪人的穩控工作和情緒疏導,防止信訪極端事件。同時,細化落實“三同步”原則的有關制度,對目前已登記的13條輿情線索,制定了預警方案,每日安排專人跟蹤輿情動態。
深化訴非銜接,實現多渠道化解矛盾糾紛。
探索“全員調解”新方法,既讓當事人在法律程序上解決糾紛,也讓當事人之間的矛盾在事實層面徹底消除。市中院和安岳縣法院共同努力促成重慶某環境美化工程公司與楊某等95件土地租賃合同糾紛達成和解協議,雁江區法院在執行中促使當事人達成和解并履行247件,和解金額9.52億元,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社會效果和政治效果。認真落實律師入駐法院工作機制,推進律師參與和代理涉訴信訪案件, 2017年以來入駐中院律師共接訪71次,接待群眾76人,化解糾紛9件。高度重視三大調解的聯動配合,目前30個行政調解、人民調解、行業調解組織和56名調解人員入駐市中院。2019年1至10月,全市法院通過委派調解和邀請調解等方式,成功調解糾紛932件,調解成功率60.28%,訴前調解工作效果明顯。(孫梅 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