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宜賓市委政法委、市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工作領導小組聯合印發《關于建立健全訴源治理機制加強矛盾糾紛源頭預防和前端化解的實施意見》的通知,(宜政法〔2019〕42號),標志著宜賓市訴源治理工作已實現由“法院主推”上升為“黨委主抓”,為建立訴源治理、多元解紛的大格局奠定堅實基礎,提供有力支撐。
《意見》明確,將各地各部門開展社區“訴源治理”情況納入黨委政府社區發展治理工作目標考核。將矛盾糾紛增長率、矛盾糾紛化解率、重大群體性事件發生數、萬人起訴變化率、民轉刑命案萬人比、委托委派調解成功率納入對縣(區)、鄉鎮(街道)和部門(行業)的考核指標,實現黨委領導、政府主導下多方有效參與,推動矛盾糾紛實質化解。
宜賓中院與市多元解紛促進會
召開工作座談會
宜賓法院積極深入推進“訴源治理、多元解紛”的探索實踐,打造“黨委主抓+法院力推+各方參與”的大格局。市和縣(區)兩級法院發揮訴訟服務中心的“門診部”“急診科”“會診室”等功能,構筑集訴調對接、案件速裁、專業解紛、網絡調解、信訪化解、執行接訪為一體的綜合性訴訟服務平臺。宜賓中院與市多元解紛促進會加強工作對接,統籌協調各類非訴訟解決糾紛資源。
兩級法院共設立26個第三方調解工作室,引進42個第三方調解組織、156名調解員入駐訴訟服務中心,邀請96名村社干部義務擔任家事調解員。
據統計,宜賓全市法院近兩年來委托(委派)第三方調解案件7986件,調解成功5862件,調解成功率達73.4%。
2019年至今,通過訴非銜接平臺分流化解矛盾糾紛3245件,司法確認案件451件,指導381個人民調解組織共調解案件1663件。
宜賓中院聯合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銀保監分局聯合構建道交事故聯調快處機制,試點道交事故“網上數據一體化處理”,翠屏區、珙縣兩個試點法院成功調解糾紛1032件,調解率85.11%。
珙縣法院設立工業園區“訴調對接工作站”,訴前成功化解涉案標的達2.75億元的矛盾糾紛1000余件,幫助2家瀕臨破產的企業重現生機,向554名工人發放被拖欠的工資680余萬元。
翠屏區、江安縣、筠連縣等法院分別引入退休法官、人大代表、原鄉鎮老干部在法院掛牌設立個人調解室,南溪區、敘州區、高縣、長寧縣、興文縣等法院設置“心理疏導室”、基層“法檢服務站”、村社“法治輔導員”、景區“旅游巡回法庭”、苗鄉“流動調解點”,全市兩級法院均專設“律師值班接訪和調解室”。
上述做法為完善訴非銜接機制,做實訴源治理、多元解紛工作積累了經驗,提供了有益借鑒。(李玲 張旭佳)
公眾號:宜賓中院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
記得這是一個有溫度的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