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開庭審理工傷保險糾紛四案
“現在開庭!”9月17日14時整,隨著鏗鏘有力的法槌敲響,筠連縣某煤業公司與肖某某、何某某、聶某某、趙某某工傷保險糾紛四案在筠連縣法院巡司法庭合并開庭審理,經過20分鐘的法庭調查、辯論,查明了案件事實,雙方當事人圍繞爭議焦點發表了各自的意見,案件承辦法官付澤勛在征得當事人同意后,組織當庭調解。
當庭調解
“筠連縣某煤業公司正在技改過程中,現在資金鏈存在困難,但是該賠的還是要賠;勞動者在保障自己權利的同時,建議還是要考慮筠連縣某煤業公司的實際情況。”付法官耐心細致地給雙方當事人做工作。“我們同意分期付款,給筠連縣某煤業公司緩沖時間。”“筠連縣某煤業公司將盡快完成技改,擺脫困境,滿足勞動者的賠償要求。”
聯合人民調解員、司法所所長調解案件
14時30分,四件工傷保險糾紛案件調解成功,結案金額40余萬元。付法官立即轉場到巡司法庭設置的人民調解室,指導人民調解員趙世銀、巡司鎮司法所所長易鳳對郝某甲與郝某乙、周某民間借貸糾紛案進行聯合調解。經調解,雙方初步達成還款方案,但對款項交付問題各持己見。“人民調解員說得很對,這些道理我都懂,但是我年紀大了、身體也不好,恐怕沒有精力去收這個錢哦。”75歲高齡的郝某甲滿臉困惑。“老人家,不需要您自己跑,只要錢一交到法庭,我馬上給您送到家里。”付法官斬釘截鐵地說道。“這個感情好啊,那就按法官說的辦。”郝某甲終于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當事人簽字確認調解協議
14時50分,剛親自送走了郝某甲,聽見約見室里有人吵起來了,付法官趕忙跑到約見室。原來是陳某某與葉某某民間借貸糾紛案,雙方到法庭尋求解決時產生了言語沖突。付法官了解到雙方本是朋友關系后,背靠背分別做雙方當事人的調解工作,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葉某某聽了付法官的話后,自愿限期償還陳某某的借款,并承諾若逾期將承擔支付利息的違約責任,希望挽回昔日的朋友情誼。陳某某對葉某某的還款計劃表示認可。
法官調解案件
15時整,付法官在短短一個小時內已經調結了6起糾紛,充分展示了巡司法庭作為楓橋式法庭的為民速度、便民力度。“人民群眾的司法需求在哪里,訴訟服務就跟進到哪里。”作為巡司法庭庭長的付澤勛一直這樣要求法庭干警。
“車載法庭”進校園
一口氣喝了一大杯水后,付法官坐上“車載法庭”,又出門去了,接下來他還將在巡司鎮中心校為同學們宣講民法典,對一件勞動爭議案件進行巡回審判……
“‘車載法庭’來了,帶來的是法律和公平,‘車載法庭’走了,帶走的是矛盾和糾紛。”對于巡司法庭創建楓橋式法庭過程中,力推的“車載法庭”,轄區群眾中流傳著這樣一段佳話。(曹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