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一大早,洪雅縣柳江法庭庭長楊龍剛進法庭大門,柳江鎮郭溝村的王大娘就開始哭訴,稱“自己到花溪信用社為聾啞兒子辦理業務時,交給柜員6張存款單但只退回了4張,存款由18萬元變成了14萬元,遺失的4萬元被別人冒領了,希望法庭幫忙找回存款單。”為什么王大娘丟了存款單不報案而是來法庭哭訴呢?
事情是這樣的,王大娘前些年曾在法庭起訴過贍養糾紛,當時法庭的工作方式和作風讓她非常認可。在存款單丟失事件后,
王大娘多次向信用社、村、鎮投訴反映情況,并且還向派出所報了案,但都未能得到妥善解決。于是,她就想到了她信任的法庭,所以一大早來到法庭,希望法庭幫她找回不見了的存款單。
楊龍庭長聽完王大娘的哭訴后,一邊安慰當事人,一邊向信用社核實情況。信用社工作人員表示王大娘反映的這個情況并不屬實,信用社已經向王大娘做了解釋,但王大娘堅決不相信,且常到信用社糾纏、吵鬧,嚴重影響了信用社的正常工作秩序。了解基本情況后,為了妥善化解雙方的矛盾,解除王大娘的心病,法庭邀請了王大娘所在村社的干部一同前往信用社查看事發當天的監控視頻。
通過觀看監控視頻,現場確認了王大娘兒子的銀行存單及存款不存在遺失或被冒領的情況。王大娘終于安心,是自己記憶不清誤會了信用社的工作人員,她對自己影響信用社正常工作秩序的言行誠懇道歉,并向幫忙找存款單的法庭表示了感謝。
俗話說得好“群眾利益無小事”,無論人民群眾涉及的糾紛金額大小,無論這些糾紛是否受理,只要到了法庭,我們都一視同仁、從不懈怠。柳江法庭積極運用訴非銜接機制,邀請派出所、村社干部參與調解,高效、妥善的化解了群眾與金融機構的矛盾糾紛,既為金融機構的穩定發展提供了司法保障,也努力運用司法機制為群眾排憂解難,彰顯了司法為民的宗旨。(張靜 楊龍 甘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