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依法保護勞動者權益與促進用人單位健康發展并重的理念,內江市中區人民法院民事綜合審判團隊真章實招,依托網上信息對接平臺,聯合群團組織、社會組織多方力量,建立勞動爭議訴調對接溝通聯系制度,引導勞資雙方樹立同舟共濟、共克時艱、共謀發展的共同體意識,共同營造和諧勞動環境。
近日,市中區法院民事綜合團隊聯合市工會快速審結勞動爭議系列案。該系列案中,被告系專門經營機械加工制造的老企業,2015年經過改制,為優化內部員工結構,走出經營困境,被告在保證部分員工基本工資的前提下,實行彈性工作制度,即企業有訂單時通知員工返廠工作。受疫情的影響,很多員工在家待產,企業無法正常開工,被告經營形勢更加嚴峻。該系列案中的5名原告,自2003年與被告建立勞動關系,其中有多名原告稱被告存在拖欠工資,且未依法為其辦理社會保險,故書面通知被告解除勞動關系,要求支付拖欠的工資及經濟補償金,并賠償失業保險待遇損失。
案件承辦人仔細研究卷宗案情,準確歸納案件爭議焦點,為了實現案件糾紛實質、高效化解,源頭防止衍生案件產生,希望聯合市工會通過非訴調解方式及時化解矛盾糾紛。案件承辦人與市工會代表通過微信遠程視頻群聊的方式,在了解案件始發經過,結合雙方調解意愿,整理總結適格調解方案。
經過耐心細致的調解,因雙方調解方案懸殊,承辦人準確把握和適用法律規范,在立案后一個月內作出裁判,依法支持了原告要求支付工資和經濟補償金以及賠償失業保險金等符合法律規定的訴訟請求。為了真正實現服判息訴,承辦人通過法律釋明、判后答疑等工作來解開當事人心結,降低當事人對案件結果的不合理預期,增強裁判的可接受性。
整合多元力量聯動調解,算好“加法”、擴大“調解+”效應,加強涉疫情勞動爭議矛盾糾紛的多元化解;暢通維權渠道,對于涉及情勞動爭議案件實行優先受理、優先審理、快速辦結、優先執行,確保勞動者迅速及時實現合法權益;判決前后明法析理,真正實現案結事了,營造穩定營商環境。(牛天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