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省委常委、政法委書記鄧勇到游仙法院調研訴源治理工作,綿陽市委書記劉超,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榮全陪同調研,市中院黨組書記、院長馬澤波,游仙區委書記江彬參加調研。
調研組從機制建立、具體舉措、工作成效三方面全面了解游仙法院傳承踐行“楓橋經驗”,積極構建“黨政主導、部門聯動、源頭防范、訴非銜接、多元共治、司法保障”的訴源治理工作格局,抓實抓細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工作開展情況,深入訴訟服務中心實地查看導訴臺、訴訟服務窗口、遠程立案和第三方調解入駐法院等工作站點運行情況,并詳細詢問經費保障、公益律師參與訴訟引導等工作流程。
鄧勇書記對游仙法院先行先試引入公益律師協助法院做好群眾釋法說理、案件調解、息訴罷訪等工作給予高度評價,認為這一創新舉措能有效化解矛盾糾紛,節約司法資源,值得在全市推廣,省委政法委將積極推動。他指出,游仙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訴源治理,以黨委政府名義出臺實施意見,將矛盾糾紛增長率、萬人起訴率等指標納入黨政目標考核,充分體現游仙區黨政主抓有力、法院主推有效的良好風貌。鄧勇書記對訴源治理下一步工作提出四點要求:一是要高度重視訴源治理工作,轉變觀念,杜絕“一判了之”的錯誤觀點,要通過訴源治理推進訴前、庭前調解,強化當事雙方情緒疏導、矛盾化解和利益協調,避免發生吵庭、鬧庭事件。二是加強干部群眾法治宣傳教育,常態化開展“法律七進”,借力法院自媒體平臺講好法治故事,用好“中國庭審公開網”,提高庭審直播觀看率,擴大社會影響力。三是聚焦法官減負減壓,加快智慧法院建設,深入推進司法體制改革,讓信息化成果助力審判執行,提升案件辦理質效。四是提高掃黑除惡專項斗爭中“黑財”執行比例,由公安機關牽頭,立即開展對在偵、在審案件涉黑財產評估,在案件移交過程中同步推動“黑財”移交,鞏固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成果。
(張倏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