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網
        法治文化研究會

        威遠縣法院涉金融案件審判執行工作成效斐然

        來源:四川法制網 作者:高 琦 發布時間:2020-12-09 20:08:01

        今(9)日,四川法制網從威遠縣人民法院涉金融案件審判執行工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18年以來,威遠縣法院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打好三大攻堅戰(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的部署要求,充分發揮審判職能,服務經濟發展大局,強力推動涉金融各類案件審判執行工作,有力促進經濟與金融良性健康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

        新聞發布會.jpg

        2018年以來,威遠法院審執結各類涉金融糾紛案3373件(含民間借貸案1321件、金融借款合同糾紛759件、信用卡糾紛311件、金融犯罪案件8件、執行案件974件),涉案標的額達44.45億元,其中依法為金融機構收回不良貸款13.49億元,先后榮獲省法院“執行大會戰集中行動先進集體”、全省法院“基本解決執行難”先進集體、全省法院商事審判先進集體等表彰。

        狠抓組織領導,著力破解工作難題

        威遠法院認真落實中央和地方各級黨委政府關于防范金融風險維護金融秩序的要求,加強組織領導,優化工作機制,切實維護威遠縣金融穩定。

        一是強化組織領導黨組專題研究部署金融案件工作3次,成立防控金融風險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充分發揮審判職能防控金融風險的意見》《“甜城利劍”涉金融債權案件專項執行行動實施方案》,細化工作措施。

        二是明確工作職責細化工作責任,明確了責任領導和責任部門。設立4個工作小組,明確工作內容,落實落細工作要求。召開金融案件工作推進會3次,推動工作有序開展。

        三是加強審判專業化建設建立涉金融案件刑事審判團隊1個、民事審判團隊3個、執行團隊1個,吸收有金融知識背景的人民陪審員6人參加審判。組織開展金融審判執行業務培訓2次,提升了專業審判能力。

        四是完善工作機制參與建立我縣防范金融風險工作領導小組,加強與縣政府金融辦、金融監管機構等部門的溝通交流。加強與6個商業銀行對接,設立專人聯絡,定期聽取商業銀行意見,及時反饋金融案件審執過程中發現的問題8個。

        五是抓好統籌結合。統籌安排防范化解金融風險與服務保障民營經濟健康發展、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工作并做到有機結合,致力化解民營企業金融借款債務,優化商事審判環境和效率。

        狠抓刑事審判,切實維護社會穩定

        全面落實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堅持打擊犯罪與挽回損失并重,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一是嚴厲打擊金融犯罪。審結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集資詐騙等破壞金融管理秩序刑事犯罪案件829人,涉案金額達4.68億元,判處實刑15人,依法打擊嚴重侵害人民群眾財產權益的涉眾型經濟犯罪,對其中情節嚴重的6名罪犯判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二是加強部門溝通交流。召開公檢法聯席會議2次,認真研討審理過程中的程序、證據、法律適用等問題,統一認識,落實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舉措,切實提升了審判的效力和規范性。

        三是切實保障合法權利。在涉眾型金融犯罪案件中,積極引導集資參與人推選代表人向法院反映情況,堅持依法公開審判,及時公布案件審理進程等信息,在涉案財產處置等問題上充分聽取參與人代表人、債權人委員會的意見,根據案件情況允許集資參與人代表人參加庭審過程并發表意見。

        四是竭力維護社會穩定。審判期間,積極做好涉案群眾思想工作,敢于批評教育個別行為過激者,始終把糾紛化解在當地,無一起上訪鬧訪案件發生。

        狠抓民事審判,有效規范金融秩序

        充分發揮民事審判定紛止爭功能,多措并舉,努力化解矛盾糾紛。

        一是依法高質高效審判。針對被告提出的明顯缺乏事實及法律依據的25份管轄異議,依法決定不予審查,避免惡意拖延訴訟。準確把握民事送達最新規定,依合同約定送達地址送達文書、利用網絡送達法律文書1596份,縮短送達周期。堅持“簡案快審、難案精審”,準確適用小額訴訟程序審理案件272件,簡易程序審理1690件,適用申請實現擔保物權特別程序審理21件,有效提升了審判效率。

        二是注重化解矛盾糾紛充分發揮“訴調對接”作用,邀請人民調解員、律師等入駐訴訟服務大廳,加強與金融監管部門、行業協會等機構的合作,通過訴前調解、委托調解等化解糾紛342起,努力從源頭上防范和化解金融糾紛

        三是協同做好疫情期間金融案件辦理妥善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金融風險,建議金融機構根據具體情況調整企業信貸安排,以展期續貸、分期還款協議等方式協商解決糾紛。疫情期間,充分利用網上訴訟服務平臺進行立案及審理案件,確保金融案件得以高效辦理。

        四是做好訴訟保全工作。支持金融機構的訴前、訴中財產保全行為,適當放寬準入條件,簡化保全審查程序,靈活采取擔保措施,查封、扣押被執行人房產386處、車輛215臺,凍結存款5000余萬元。受理訴訟、執行保全案件136件,保全財產金額達5億元。

        五是優化訴訟服務。暢通綠色通道,進行集中受理、集中協調、集中辦理。總結案件審理過程中發現的法律風險,向金融機構發送司法建議5份,促進金融機構風險防范能力進一步提升。

        六是規范民間借貸。民間借貸市場大,且游離于正規金融體系外,伴生非法集資、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金融欺詐等違法犯罪行為,沖擊金融市場秩序。互聯網金融迅速發展,網絡借貸數量上升,借貸種類、方式不斷擴張,產生監管主體缺位、信用系統缺乏等問題。我院堅持依法審理,打擊高利貸、砍頭息、套路貸等不法行為,統一裁判標準,將網絡借貸中的保證金、手續費、違約金、逾期利息或其他費用,統一納入法定上限范圍,進一步規范經濟秩序。

        狠抓強制執行,全力增強保障實效

        堅持創新工作方法,用足用夠強制措施,解決執行難題,最大限度實現勝訴當事人合法權益,切實維護司法權威。

        一是認真開展“集中攻堅”。開展“甜城利劍行動”等涉金融機構專項執行活動,出動警力386人次、車輛55臺次,向被執行人發出傳票268份,查封房屋、車輛等財產57件次,凍結銀行賬戶354個、資金2018萬元,集中收回貸款3000余萬元,達到“執行一戶、震懾一方、教育一片”的效果。

        二是提高財產處置效率。開通網絡司法拍賣平臺,網拍率達100%,組織拍賣房屋、車輛、設備等783次,成交65件,兌現案款約2億元,提升金融機構抵押物、查封物司法處置效率。暢通議價詢價通道。充分運用財產處置議價詢價渠道,組織雙方當事人開展議價17次,向縣國土局等3個部門開展詢價工作6次,加快財產處置進度。

        三是強化聯動配合。協調農商行等金融機構主動摸排被執行人資產和現有狀況,積極為我院執行提供資產和人員線索52個,積極配合法院開展查詢、凍結、扣劃相關工作。加強支部共建,執行局黨支部與農商行黨支部開展結對共建活動,以黨建引領執行,結對助力“百日攻堅”,共同化解金融風險。

        四是強力實施司法懲戒。充分利用罰款、拘留、限制高消費、通報失信名單等方式,強化涉金融執行案件執行力度,督促被執行人依法履行義務。依法對12名惡意逃債、下落不明被執行人向公安機關發送協助拘留函,發布律師調查令3次、失信被執行人名單7期,促使51名被執行人主動履行執行義務。

        狠抓宣傳報道,積極營造輿論氛圍

        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借助媒體輿論力量,教育引導社會公眾提高金融風險防范意識,常態化邀請社會各界人士參與見證和監督,培育宣傳工作特色亮點。

        一是廣泛開展宣傳活動。深入開展“法律七進”,在車站、廣場等人流聚集地設置宣傳點6次,發放宣傳資料3000余份,為群眾提供法律咨詢服務769余人次。加強以案說法,借助“農民夜校”平臺向群眾宣講典型案例5個,引導樹立遠離非法集資的意識,增強防范金融詐騙能力。

        二是充分運用新媒體。全方位利用官方網站、微信、微博等媒體平臺,發布工作信息200余條,其中多條被省、市各級媒體轉載,獲數十萬網民瀏覽、點贊。邀請電視臺等媒體全程跟蹤報道,傳播“履約光榮,失信可恥”正能量。

        三是積極打造宣傳亮點。創新宣傳形式,用親臨現場第一視覺進行宣傳報道,主動邀請各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見證金融案件審判、執行4次,獲得一致認可。由我院干警撰寫的涉金融案件審判調研文章獲省法院表彰。

        威遠法院將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認識法院在防范化解金融風險中的作用,持續加大涉金融案件辦理力度,常抓不懈。加強糾紛化解與各專業、行業調解組織共同發力,深化金融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強化溝通交流積極構建法院與金融監管部門、行業協會和金融機構的常態化溝通交流機制,有針對性的優化審判、執行工作機制。(四川法制網 琦)

         

         


        責任編輯:夢雪

        新聞總署國登2012-F00075847號· 知識產權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連續出版物刊號 川KXO1-093 · 互聯網信息服務許可證 川B2-20191090 ·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川網文【2019】5415-440號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許可證 川字第00217號

        出版物許可證 新出發字第510105010299號 · 川文旅審函【2019】886號 · 川新廣審批準字【2017】335號 · 川法學文研批字【2015】012號 · 川法文批字【2019】009號 · 川新廣批函字【2016】30號

        國家商標局受理第23862702號 · 網絡安全資格認證第23955號 · 省法治文化研究會融媒體中心負責技術、維護和管理

        蜀ICP備18021130號-2 川公網安備 51010402001487號

        本網站(非新聞類)刊發信息不代表主辦單位和本網之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本網刪改·法律顧問:省法治文化研究會專家委(何艷律師)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會 四 川 法 制 網版權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cszw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電腦版 | 移動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鹤庆县| 高州市| 政和县| 富蕴县| 宁强县| 梨树县| 东海县| 奉新县| 南京市| 宁德市| 灵寿县| 康马县| 广德县| 苏尼特左旗| 昔阳县| 佛坪县| 南汇区| 万源市| 永康市| 长葛市| 手机| 大邑县| 保山市| 阿拉善盟| 永州市| 成都市| 三原县| 泊头市| 廊坊市| 桦川县| 太和县| 峨眉山市| 综艺| 基隆市| 喀什市| 共和县| 麟游县| 潮州市| 禹城市| 天气| 太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