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網
        法治文化研究會

        全市法院優秀司法建議:關于建立聯動機制依法打擊涉漁業資源違法犯罪行為的司法建議

        來源:四川省宜賓市筠連縣人民法院 作者:周光鴻 發布時間:2020-12-11 11:24:22

        筠連縣法院制作的《關于建立聯動機制依法打擊涉漁業資源違法犯罪行為的司法建議》,入選2019-2020年度“全市法院十大優秀司法建議”,筠連縣法院司法建議連續三年入選“全市法院十大優秀司法建議”。

        司法建議的具體內容。

        一、建議背景

        近年來,部分違法犯罪分子為滿足一己“口福”或獲取高額“收益”,大量使用電、炸、毒、網等滅絕性方式捕魚,導致筠連縣各水域內野生魚類種類和數量急劇減少。嚴重破壞漁業資源和水域生態環境。同時,違法捕魚者溺亡、觸電等惡性事件時有發生,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在社會上造成惡劣影響。由于各職能單位缺乏打擊涉漁業資源違法犯罪行為聯動機制,導致縣域內非法捕撈入刑案件為長期“零”,與涉漁業資源違法犯罪行為猖獗的實際情況形成鮮明對比。 

        二、撰寫過程

        將建立打擊涉漁業資源違法犯罪行為聯動機制作為司法建議的撰寫方向。確定由分管副院長牽頭,民庭(環資庭)和審管辦聯合進行實地調研和建議制作、宣傳等工作。通過對涉漁業資源違法犯罪行為高發的原因進行剖析,對各相關單位職能定位、履職現狀進行調研,掌握工作推進過程中的難點、痛點和堵點從而對癥下藥,提出司法建議。

        三、建議內容

        (一)建議對象:筠連縣農業農村局、筠連縣公安局、筠連縣檢察院。

        (二)具體內容:

        1.聯合多方力量,拓展發現途徑。縣農業農村局協調縣釣魚協會組織成立“護漁志愿隊”,拓展涉漁業資源違法犯罪行為發現途徑,破解違法犯罪行為發現難。

        2.明確處置原則,全面固定證據。縣公安局、縣農業農村局充分銜接配合,堅持“誰先掌握、誰先處置”原則進行現場處置,并明確了處置要求、流程等,破解犯罪證據固定難。

        3.建立聯動機制,形成打擊合力。建立聯席會議機制,明晰和完善案件的甄別、移送、懲處、審判等工作流程標準。探索聯合執法,加強對涉漁業資源違法犯罪行為的罪與非罪、量刑標準分析研判,建立快辦、快偵、快訴、快審機制。

        4.開展專項執法行動,強化打擊力度。聯合發出《關于依法打擊涉漁業資源違法犯罪行為的通告》,全縣范圍內開展專項執法行動,破解犯罪行為打擊難。

        5.加大普法宣傳力度,提升群眾法治意識。通過線上、線下并行的方式開展普法宣傳,力促形成不敢破壞漁業資源和不想破壞水域生態環境的良好社會氛圍。

        四、建議效果

        ③ 聯席會現場.jpg

        ② 開展聯合執法行動.jpg

        ④ 向群眾普及生態環境保護的法律知識.jpg

        建議發出后,獲得積極響應和配合。筠連縣法院組織各建議對象及縣釣魚協會召開聯席會議,形成會議紀要,建立聯動機制,聯合制發《關于依法打擊涉漁業資源違法犯罪行為的通告》,開展專項執法行動,并結合禁漁期等重要時間節點、禁漁區等重要區段,在線上、線下同步開展普法宣傳教育。

        ⑤ 監督違法行為人進行增殖放流.JPG

        ⑥ 法院工作人員參與增殖放流.JPG

        ① 護漁隊授牌.jpg

        截止目前,筠連縣法院已審結涉漁業資源犯罪案件10件,16名被告人分別被判處拘役一至三個月不等的刑罰,并增殖放流魚苗5000余尾。有效打擊了涉漁業資源違法犯罪行為,實現涉漁業資源違法犯罪案件“零”突破,形成強力震攝。開展增殖放流2次,普法宣傳教育5次,獲得中、省、市多家媒體報道,形成不敢破壞漁業資源和不想破壞水域生態環境的良好社會氛圍。(周光鴻

        ① 護漁隊授牌

        ② 開展聯合執法行動

        ③ 聯席會現場

        ④ 向群眾普及生態環境保護的法律知識

        ⑤ 監督違法行為人進行增殖放流

        ⑥ 法院工作人員參與增殖放流

         

          


        責任編輯:唐方瓊

        新聞總署國登2012-F00075847號· 知識產權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連續出版物刊號 川KXO1-093 · 互聯網信息服務許可證 川B2-20191090 ·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川網文【2019】5415-440號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許可證 川字第00217號

        出版物許可證 新出發字第510105010299號 · 川文旅審函【2019】886號 · 川新廣審批準字【2017】335號 · 川法學文研批字【2015】012號 · 川法文批字【2019】009號 · 川新廣批函字【2016】30號

        國家商標局受理第23862702號 · 網絡安全資格認證第23955號 · 省法治文化研究會融媒體中心負責技術、維護和管理

        蜀ICP備18021130號-2 川公網安備 51010402001487號

        本網站(非新聞類)刊發信息不代表主辦單位和本網之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本網刪改·法律顧問:省法治文化研究會專家委(何艷律師)

        四川省法治文化研究會 四 川 法 制 網版權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cszw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電腦版 | 移動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林| 绿春县| 玉环县| 万年县| 邯郸市| 黑河市| 泗水县| 汉寿县| 那坡县| 论坛| 调兵山市| 荔波县| 团风县| 全椒县| 七台河市| 柘荣县| 清徐县| 江华| 樟树市| 静海县| 揭阳市| 霍邱县| 林周县| 昌乐县| 乡宁县| 贺州市| 香港| 尼勒克县| 永定县| 罗源县| 拉孜县| 祁门县| 平南县| 天气| 丰城市| 盐津县| 阿合奇县| 兴安盟| 金昌市| 海原县| 兴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