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內江市東興區人民法院圍繞“司法為民,公正司法”主線,按照最高人民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的總體要求,以立體化、集約化、信息化的一站式訴訟服務中心為載體,積極探索工作新方法,著力打造司法工作新亮點,創新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形成從矛盾糾紛源頭預防,到訴前多元解紛,再到簡案快審、繁案精審的分層遞進、繁簡結合、銜接配套的矛盾糾紛預防調處化解綜合機制,為人民群眾提供分層次、多途徑、高效率、低成本的糾紛解決方式。今年12月,東興區法院被表彰為全省法院訴訟服務中心實質化建設先進集體。
服務群眾,建立健全工作機制
開通中國移動微法院、12368訴訟服務平臺、人民法院網上保全系統、人民法院律師服務平臺、人民法院調解平臺等十大信息化系統。先后起草并出臺了《關于全面推行訴訟服務中心實質化運行實施方案》等30個管理、運行方案、制度和訴非銜接文件。修改訴訟300問、編輯訴訟指南21類,指導當事人訴訟。為當事人提供24時自助立案服務、跨域立案和預立案服務。2020年1-12月,12368熱線接聽當事人查詢咨詢案件情況220人次,材料收轉1260件次、案件查詢423件次、檔案查詢1641件次、預約院長、法官78人次,咨詢服務1000余人次、特快專遞6658件次、接受外地法院委托送達188 件。
筑牢調解,創新發展“楓橋經驗”
主動應對矛盾糾紛多元化、復雜化、多發化、涉眾化態勢和突出的人案矛盾,按照非訴、不宜訴、不必訴、宜訴的分類化解思路,將訴源治理作為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的重要抓手,筑牢訴源治理“三道防線”。在區委政法委大力支持下,東興區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協調指導中心和12個行業調解組織以及律師、保險行業調解入駐訴訟服務中心,開展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今年1-12月,區法院民商事一審案件新收5088件,同比下降6.81%。
勇敢挑重擔,圓滿完成試點任務
2016年12月1日,省高院指定東興區法院為全省小額訴訟程序適用試點法院之一。接到任務后,在立案庭(訴訟服務中心)成立小額訴訟審判團隊,制定實用操作等規范、建立工作機制,創新工作思路,擴大適用范圍,縮短答辯期和舉證期限,實現簡單案件快速審理;歸納總結類案糾紛規范化、標準化的審理模式和文書模板。省法院副院長劉楠、專委尹寧寧先后到東興區法院調研、指導。東興區法院開展小額訴訟程序適用的經驗得到省、市法院等各級領導的肯定批示,并在全市法院推廣。(梁 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