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7月10日,一輛編號為川Q A047警的警車搭載著筠連法院人為民的情懷,駛進交通不便的村莊院落,在村民家門口現場開庭審理案件。自此,筠連縣人民法院在全國首創的“車載法庭”正式進入大眾眼簾,成為一道流動的“風景”。而這道“風景”,在川滇之交的烏蒙山脈上已經穿梭了19個年頭。
一個國徽、一張桌子、幾條長板凳、幾塊座牌,就是“車載法庭”的全部家當。
曾經,“車載法庭”可能是一輛自行車,一輛摩托車,一輛吉普車,甚至是一雙腿……
不管條件多么艱苦,筠連法院人司法為民的腳步從未停歇。
隨著科學技術與法院工作的深度融合,2018年6月27日,集開庭審判、法治宣傳等多項綜合功能于一體的巡回審判車正式投入使用,電腦、打印機、無線網絡傳輸設備、高清攝像頭、LED顯示屏、發電機等現代化設備一應俱全,在巡回審判車上便能實現庭審同步錄音錄像。
田野中調查案件真相、院壩里調解民間糾紛、審判車內開庭審理、校園里開展法治宣傳……19年來,“車載法庭”形式在變、載體在變,但便民、利民、為民的情懷始終沒有改變。
19年,在歷史長河中就如滄海一粟,可對人民群眾來說,那就是一條漫長的路,而“車載法庭”將司法為民之路開到了群眾身邊,開進了群眾內心,打通了司法為民“最后一公里”。(古靜)
圖片①:全國首創的車載法庭警車
圖片②:筠連法院將車載法庭開進農家院壩開庭審案
圖片③:筠連法院將車載法庭開進礦區開庭審案
圖片④:車載法庭保護民營企業獲贈錦旗
圖片⑤:多功能巡回審判車開進校園開展法治宣傳
圖片⑥:當事人在多功能巡回審判車握手言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