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攀枝花市仁和區(qū)法院公開開庭審結仁和區(qū)首例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案,判處被告人曾某有期徒刑一年,并處罰金一萬元,追繳其違法所得13737元并沒收其作案手機。
經法院審理查明:2019年年底,被告人曾某通過其同鄉(xiāng)得知通過掃描二維碼下載“Godspay ”軟件玩“游戲”可以賺取傭金獲利,便下載該軟件,使用其本人身份信息在該軟件平臺上進行了注冊,并在明知該軟件是網絡犯罪活動資金結算平臺的情況下,向該軟件上傳其親友邢某、曾某武、葉某等人的微信收款二維碼,介紹其親友為該軟件提供資金結算業(yè)務并按結算資金0.9%的比例獲取傭金。其中,2020年2月2日,被害人周某被騙7600元人民幣中的6000元系通過邢某的微信收款二維碼收取后,轉給被告人,由被告人將該款提現(xiàn)到其微信綁定的銀行賬戶,再將該款轉入到“Godspay ”軟件提供的銀行賬戶,后該款不知去向。經調取被告人曾某的微信、銀行賬戶交易明細等,核實被告人轉給“Godspay ”軟件提供的銀行賬戶資金共計1526327.42元,獲取傭金13737元。
法院認為,被告人曾某幫助網絡信息犯罪活動提供支付結算,涉案資金共計1526327.42元人民幣,情節(jié)嚴重,其行為構成幫助網絡信息犯罪活動罪。結合被告人的犯罪事實、性質、情節(jié)以及認罪悔罪態(tài)度,依法作出上述判決。(范譯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