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春節,漫長而冷清。因為一場疫情的突襲,所有人的生活被按下“暫停鍵”。“災難是人類的試金石。”從2002年的SARS病毒、到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再到如今的冠狀病毒疫情,每每在這些時刻,總有一群“逆行者”站出來,或奮勇當先沖鋒一線,或寂寂無聲埋頭苦干,只為守住更多人的生命安全。
“如有疫情需要,請隨時安排工作。”
1月27日,大年初三一大早,副院長李勤的手機里傳來這樣一則微信消息:“如疫情需要,請隨時安排工作”。簡簡單單的十二個字,在這個疫情突襲的寒冬,讓人頓感字字千鈞。
發來微信的是陳志清——樂山市中區法院海棠黨支部書記、海棠法庭庭長,同時也是戰“疫”突擊隊成員中的一員。自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和院里的大多數同志一樣,他主動放棄休假投身防疫工作。作為庭室負責人,他堅持防控工作與審判工作雙驅動,有條不紊安排好法庭內部的每日消殺,細致開展部門人員情況排查,帶領全庭干警主動和當事人進行電話溝通,講明因訴訟活動導致疫情擴散的風險,爭取當事人的理解和支持,確保不因人員聚集法庭導致疫情蔓延。作為支部書記,他主動請戰到棉竹鎮石橋沖村和人西社區開展防控工作,他說:“作為一名共產黨員,越是在關鍵時刻,越要擔當”。
“盡一份力,擔一份責,是民革黨員的光榮。”
他是立案庭工作人員、民革市中區支部副主委王彤,因身體原因,2019年5月,他無奈地申請退出員額,辭去了民一庭副庭長職務。面對洶洶而來的疫情,他主動申請加入黨員突擊隊深入社區街道,挨家挨戶走訪排查、宣傳科學防疫知識。
老城區小區住宅樓大多未加裝電梯,全靠走訪工作人員爬樓梯一家一家敲門詢問情況、登記臺賬,半天下來就要爬60多層,而他卻前后三次奔赴人西社區、桂花樓社區參與排查工作,爬樓累了就歇一歇、停一停,肚子餓了就吃碗方便面繼續干。當看到樂山市市中區慈善總會發出的關于新型冠狀病毒防控的專項募捐倡議書時,他毫不猶/豫地獻出了自己的一份愛心。他說:“雖然我現在不是中層干部了,但是如果有需要,我就愿意貢獻一份力量。”
“我也要到一線去!”
在市中區法院的突擊隊伍中,有一位身穿“青年志愿者”紅馬甲的隊員,他叫梁延,是我院司法警察大隊的法警,也是一名入黨積極分子。昨晚我院突擊隊接到緊急任務,要求迅速對聯系社區再次進行摸排防控,做到全覆蓋、無死角。梁延得知后,立即向法警大隊隊長報告:“隊長,我也想到一線去!”在38歲的年紀向黨組織提交入黨申請書的他,總是會被問及這樣一個問題:“為什么38歲了還要入黨?”,他是這樣回答的:“為人民謀幸福,習主席說這是共產黨人不變的初心,我想和9000萬共產黨員并肩戰斗!”
還有該院患病干警李巨庭長,雖不能和大家一起沖鋒一線,但他主動申請幫助完成重點地區人員的電話排查任務,以力所能及的方式為抗“疫”貢獻力量……面對疫情,他們毫不退縮、默默無聞,用腳步丈量責任,只為了不讓初心不再,不讓黨徽蒙塵……
點點微光,凝聚力量。沒有誓師會、沒有請戰書、沒有防護服,僅僅憑借一副口罩,他們,走遍村鎮、街道的角角落落,以實際行動豎起了一面面鮮紅的旗幟,在浩蕩春風中高高飄揚…… (劉婧)